换在五行属什么?
1、《说文》:“换,以物易物也。”即交换的意思。 2、《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记:"欲以观张仪之能而默揣蔺相如之旨。相如往见相如曰:“子如何而不出?”对曰:"臣尚粗尝异况,窃计臣心之危矣。"方今天的意思则是指内心不安,处境困难。 3、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载:"又尝举进士,不应。归江陵,游於名士间,尝醉著帽而复见用事者斥辱,因去之徐州。 "此处是"离开"之意;后亦有指"脱帽"的意思。
4、《新唐书.李吉甫传》中也有此意:"初,德宗立皇太子,命吉甫撰教戒。既而自谓得中人主法,乃更撰《帝范》四篇以授太子......宪宗即位,赐太子。太子好畋猎,不能全礼法,上数以为言。太子惧,请行之教。上谓辅臣日:朕于东宫得此书,常自仿效,今宜置之禁中。使太子读之,可免败德。因令太子颁行。"
5、宋 杨万里《题王荆公书韩干牧马图》诗云:"我闻古人善换骨,荆公此语岂徒与!"元代耶律楚材的《怀西湖寄晁无咎杨世昌二丈》之二:"笔端换骨难,笔下换形易。"明 王直《送刘一鹏还吴作诗赠之》之三:"神气换骨非容易,诗句翻新亦可怜。"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五.促织》:"然数促蟋蟀持进,一朝进十馀头,无不头颅蹄足是湘中之物。"
6、《旧唐书·宣宗纪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典故:"大和末年,风雷震动,开远门及安国寺钟楼崩坏;大中三年二月辛亥,又震,太庙四室神主板折。帝忧惧不自宁,令群臣各进策。右拾遗杜悰应诏奏称:"尧汤之水,夏则寒冻,商则沸溢,禹之功何力?孔子曰:'犹人之有心'斯言至矣。盖天地之变乱不常,故圣人随时以救弊。陛下惟当仰法尧舜,随时修废,不须别求奇术,旷岁劳民。且古之圣君,虽行无为之化,必委成众庶,不事小权术者也。今海内少一夫不耕,已有乏粮之忧,此其势不可轻动也。"帝深嘉之。"
7、《北史.卷七十二.魏道武帝纪》中说道:"秋七月壬寅,北巡。丁未,拔并州。九月癸酉,济河入冀州。冬十月辛巳,至邺城。戊戌,幸信都,遂讨范阳。"此处意思是巡视,巡察。
8、宋代陈师道有《次韵子瞻寄周安孺序》的诗文云:"吾年四十而后学为诗,或以为晚,吾以谓不晚。昔者周公、孔子七十而无文,老聃、孟轲百年而后道得半,然则圣人贤人亦无终穷乎?独怪安孺之辞,若自以为晚者尔。仆自少时喜作诗,中年则晦塞渺茫,自谓绝笔不复道。既而读韩子之文,始知为诗曲尽其妙。然后发乎情,止乎音声,可以言道之半,可以入文章之极。于是取古之文人与韩子之所论著,集为一编,目曰《诗总》,而读之不厌焉。" 从诗文来看,此处则是"学习、钻研"的意思。
9、从上面的注解看来,这里的"换"应当指的是动词性的用法(当然也可以做介词),即表示变换、更换、替代等意义;至于它具体所代替的对象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