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的流通什么意思?
通俗理解,流通股就是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交易的股份,因为可以交易所以称之为流通股;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者国家股、法人股等,因为不能通过交易所进行买卖(曾经)所以又被称为非流通股;而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经过减持或者解禁限制和是否可以自由交易。
在A股市场中只有流通股才能成为炒作的对象,即通常所说的个股;而非流通股由于无法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因此其价格取决于二级市场的股价走势以及解禁后的减持预期,即通常所说的蓝筹股或者是大盘股。 一般情况下的解释是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两种,其中流通股可以通过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这部分的占比一般在25%-40%之间,剩余的60%-75%属于非流通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限售股;这些非流通股大多由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持有。对于原控股股东来说所持股票有解禁期,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段内是不能通过交易市场进行买卖操作,当到达一定期限之后才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流通股。
通常情况下,流通股市值小于总市值的一半,而且随着上市公司的发展会不断有资本注入,导致整体规模扩大,如果全部流通则会引起股价大幅震荡,不利于市场平稳发展。为了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监管部门会对不同种类的股票进行不同的锁定期。例如新股首发上市之后的1年之内不允许卖出,这就是所谓的禁售期或称为锁定期;而对于大股东而言,其所持有的原始股的禁售期为3年期;至于一些战略投资者或是创投基金持股则一般为4/5年的长期限等等。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公司为了吸引投资往往把部分股权进行解禁并释放到交易市场上来,这就导致了部分非流通股也会流入市场参与炒作,从而形成了一类新的炒股方式——大非与小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