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五行属什么?
《康熙字典》中,“邻”字序号为2978,其偏旁部首标注为“阝”(左耳),偏旁笔画数标注为6画;对应的繁体字為鄰,偏旁部首标注同样为“阝”(右耳),偏旁笔画数为10画。 由此可知,古文字構形學著作一般把“鄰”字歸屬於“邑”部,而现代拼音文字學著作一般认为「嶺」、「鄰」二字都归入“林”部。二者相差甚远。 其实,漢語大字典等工具書把“嶺”、“鄰”二字归入“邑”部的根据,是二字的現代標準篆體為“阾”[ln],而古代的繁體字為“鄰”,古代簡體字為“岭”。但這樣的处理並不合理。
首先,从字形來看,“隣”和“嶺”的“夌”(左耳)旁都是“言”字邊(或稱“辛字邊”),而不是“邑”字邊;而且,“隣”字除了第一筆以外,其他筆畫的筆形也都不符合“邑”字邊的特徵。从字形上看,“嶺”和“隣”都不属于“邑”部。
其次,從音理上分析也不對。“嶺”字在《廣韻》中歸入“譟”部(liàng),而在古詩句中則常見其入声去聲調“頂”字(dǐng),可參見王力《古今字類表》中的“嶺”字條目;“鄰”字在《廣韻》中歸属“粼”部(lín),而在古人寫作時則多寫爲平聲詞調“鄰”字,可參考王力等編著的《古代漢语》“三等韵”部分中“鄰”的字頭。可见,“嶺”、“鄰”皆以入声為常調。而“邑”雖有入聲去聲調,但平聲字居多。“嶺”、“鄰”不應該歸入“邑”部。
從詞性看也非常明顯。“領”、“鄰”都是副词,而“邑”則是地名用字。
最後来看義項。“領”字《說文解字》中收載了九個義項,其中只有一個意思是“鄰”的意思——“鄰,近也。”——但其餘八個意思都和“領”的字形結構有關,與“鄰”沒有关系。而“邑”字《說文解字》中收了十個義項,其僅有一意與“鄰”相關——“邑,國城廓也。”——其餘九個意思也都和“邑”的字形結構有關。“領”和“邑”都不是因形見義的單字,因此我認為把它們歸併為一字是很不妥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