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析企业融资?
从企业的角度讲,融资无非两种,一种通过融资渠道获取资金,一种是借助融资方式获得资金。 首先谈第一点,如何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呢?这里可以从两方面来论述:
1、根据资金的需求程度区分,一般来说企业对于不同发展周期的资金需求度是有差异的,因此可以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划分出急需资金的企业和急需资金的环节;对于急缺的资金可以通过相应的渠道迅速获取。例如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可以实现快速融券,这也就使得他们能够快速且方便的拿到钱。 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一刀切,有些企业可能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强烈,而在这之前可能并没有那么强烈的融资需求。所以这一划分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界定。具体还需要根据企业和行业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根据资金供给者划分,也就是说需要去关注有哪些机构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其实也就是所谓的融资渠道。一般而言有政府主导的融资渠道(如政府的产业基金)、银行信贷融资渠道、非银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包括各类小额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民间资本的融资渠道等等。不同的融资渠道能够提供的资金支持形式有所不同,对融资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从所有的渠道顺利获取资金,这就需要做好备选方案,有序安排融资计划。
其次谈第二点,如何更好的利用融资方式呢?
1、首先还是要明确一点,无论采用哪种融资方式,所付出的成本都至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资金的成本,二是融资的费用。其中融资费用包括咨询费、评估费、律师费等在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至于成本的多少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贷款期限、借款用途、信用等级等。而对于中小企业通常而言融资的难度较高,为此付出的综合成本往往更高。
2、接下来就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合理的利用财务杠杆,尽可能低的融资成本,并尽可能少的付出与融资相关的费用支出。这其中关键是找准定位,合理估值,这样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融资方式和流程路线,最终达到省钱省心的目的。
通常从企业融资总量是否合适出发,从以下六个方面对融资进行分析:
(一)资金筹集总额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筹资总额越多,说明企业拥有的资金越充分,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提高竞争力和创造效益的能力越强。但企业筹资总额并非越多越好,企业筹资应遵循“适度”原则。
(二)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与企业筹资能力的强弱及企业所有者报酬的高低、风险的大小等密切相关,因此,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筹资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筹资效率分析的重要内容。
在通常情况下,企业资本结构分析,主要分析企业资本结构是否适度。通常可采用负债比率等指标来进行分析。一般说,负债比率越高,企业负债能力越强、企业资本结构效率越高;反之,企业负债能力越弱、资本结构效率越低。
(三)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在企业筹资活动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资金成本是评价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主要参数,是进行资本结构决策和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主要依据,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可见,资金成本是关系到企业筹资效益与投资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企业资金成本效率分析是企业筹资效率分析的重要内容。
企业资金成本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个别资金成本的高低。因此,对企业资金成本效率的分析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一般地,企业资本成本率越低,资金成本效率越高;反之,资金成本效率则越低。
(四)筹资风险
通常,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企业负债程度越高,则企业财务风险就越大。因此,企业筹资风险分析通常是指企业的负债风险分析,通常可采用已获利息倍数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一般地,已获利息倍数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筹资风险小;反之,筹资风险则大。
(五)筹资来源
目前,在我国企业筹集资金来源渠道中,银行信贷资金的限制较多,来源比较困难,如果企业来自银行的信贷资金大,说明企业信用好,偿还借款能力强,筹资来源渠道有优势。
(六)筹资方式
不同企业,不同的借款或所涉证券,可能使用不同的筹资方式,一般使用筹资成本或筹资费用较低的筹资方式,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企业筹资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