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吃了有什么作用?
牡丹,别名木芍药、洛阳花、百两金,是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喜阳光,耐荫,在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开花最好。牡丹是世界上著名的花木,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幸福和美好和平的象征。我国自古有“洛阳牡丹甲天下”和“谷雨看牡丹”的说法。因其株傲、叶茂、花大艳丽,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喜爱,中国历代文人骚客,为牡丹咏诗填词,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历代画家以牡丹为题进入画卷者更是层出不穷。
中药牡丹皮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于向阳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上。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等省,此外四川、陕、贵州等省亦产。有紫斑、白芍、肉红、粉红、金黄等多个品种,供药用的以紫斑品种较为适宜。一般栽培 4-5 年后(少者三、四年,多则六、七年)即可采收。春季 3-4 月间植株未发叶时,掘取根部,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在水中浸泡一日,取出,用刀切去栓皮(黑色屑皮,内皮白色,可作药用)。切完后晒干或晾干,将切下的栓皮晒至半干时,放在细沙中,反复搓揉,擦去外皮,再晾干即可入药。晒干后的白芍,按形状不同可分为赤芍、白芍(根形状较圆直者称白芍,形状较差者称之赤芍),两者的功能有所不同。(赤芍功能祛瘀止痛、清热凉血;白芍功能养血和营、柔肝止痛、敛阴止汗)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清血分有热及清肝经实火的功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瘀滞肿痛。用量: 10 ~ 15g 。
附方 1 、 治阳毒发斑,恶心口干,齿间泄血,狂叫呻吟:大黄、黄连各一两,升麻一钱匕,当归、石膏、芍药、甘草各二两,牡丹皮、栀子各三两。上九味,粗切,以水二斗,煮取四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升麻汤)
附方 2 、治妇人数伤胎产,荣卫衰劣,风入诸经,头面身体或左或右偏痛,痛引肩背,或瘾疹痒疥,皮肤顽麻,不仁或寒热虚风,上冲心胸,恍惚烦闷,背恶寒,腹中急缩,肌肉消瘦,不思饮食,渐觉瘦损:独活一两二钱半,桂(去粗皮)一两,秦艽(去苗土)五钱,当归(切,焙)、芍药、地黄、牡丹皮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一丸,空心酒送下;热酒亦得。今人多为粗末。(《圣济总录》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有防风、细辛、川芎、人参、杜仲、牛膝、肉苁蓉、甘草、茯苓、干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