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属五行属什么?
“初”字,为会意字。金文作“初”(王簋盖);篆书作“”或“上”。其本指“鞋”“靴”之“初”。《说文》:“履也。”段玉裁注:“冠虽以丝为之,谓之‘首’;屦虽以麻为之,谓之王;而以皮为之者,曰‘初’。”可见,许慎认为“初”是由“足”和“刀”组成的会意字。小篆的“初”字上下结构,上面是“刀”,下面是“足”。汉代隶书“初”字变成了左右结构,成了今天汉字的“初”。
由“初”的字形变化可以知道,古人造此字时,就是取其“用刀剖开”之意,所以五行中它属于“金”。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古时制作草鞋、布鞋不是用刀,而是用火燎去鞋上的毛刺啊!其实这里用的刀不是我们今天的刀具,而是一种特殊的小刀,被称为“削”。《说文•刀部》:“削,刃器也。象刃厚薄有致。”这种小刀用来修整毛笔头,或者刮削竹木片,是不能用来砍斫大块的皮革的。实际上,说“初”像用刀削开的样子更为恰当些。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古人把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元素看作宇宙间万事万物最根本的依据,称为“五行”。但“五行”并不等同于现在所说的“五态”——“旺盛、衰弱、静止、流动、和谐”。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个字都代表一种五行性质的事物——
水:润下。 火:炎上。 金:从革。 木:曲直。 土:稼穑。
以上就是“五行学说”的大致内容。 至于为什么要把“五行”配属到“五方、五色、五常、五情”等概念上去,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