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以什么为主?
公募基金以股票、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具体配置比例根据法律和监管机构以及基金合同的要求进行。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基金应当合理设计资产结构,确保投资者适当,安全,有效。并且明确公募基金的财产分为固定收益类资产和权益类资产。
其中,70%以上的基金资产应当投资于债券;其他资金可以购买股票或其他基础资产。 但是实际上情况要复杂的多。首先基金公司有公募和私募之分,二者在合规上要求不同,投资范围也有区别。其次同一个基金公司在同一时间发行的基金可能风格迥异。最后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基金产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也会进行调整。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我以工银瑞信基金为例简单介绍下。 比如工银瑞信的基金中,有严格遵循这一规定的“固收+”产品,到6月份,其管理的“全市场主动管理基准指数”连续四年获得基金行业最高奖项——金牛奖,也就是以下这只基金。
同时工银瑞信还有一类非常成功的基金产品就是偏股型基金,代表产品是下面这只。 这是一只完全按照基金经理的思路来运行的基金,在2015年牛市的时候,因为仓位过低导致错过上涨,在2018年的下跌行情中,因为仓位过高损失比较大。2019年和2020年表现不错,但年初以来随着市场的回调,目前回撤也较大。 当然,不同的基金经理会有不同的投资风格的。有的喜欢稳健,比如上面提到的“固收+”产品,这种类型的产品追求绝对回报,风险很低,适合保守型的投资者。有的就喜欢灵活机动一些的投资风格,他们可以通过对股市和债市的判断进行资产配置。当然这种风格有可能取得高收益,但也同时可能带来较大的回撤。
与国外基金相比,中国基金的投资是以股票为主。这是由中国证券市场不成熟的现状决定的。
从国外基金的投资构成来说,股票和固定收益的证券(如国债、企业债、可转换债券)各占一半。在美国,共同基金是银行储蓄之外最大的民间金融渠道,是社会财富所有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的主要投资工具。在美国1.96亿总人口中(1990年),持有共同基金的约有4300万,约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投资于共同基金。由于投资于共同基金的相当部分为养老基金、退休基金等长期资金,其投资取向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由于大多数投资者并不具备投资债券市场的条件,共同基金的产生和发展满足了这一需要,从而使得债券市场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日本,由于个人储蓄占相当大的比例,个人投资者一般将投资对象分为储蓄、股票和基金,其中购买基金的比例平均达28%,并成为他们长期投资的主要工具。日本投资基金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债券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大量购买国债和企业债券,使投资基金成为债券市场的重要买方。个人通过购买基金间接购买债券,成为债券市场良性循环的主要动力。可以这样说,在国外,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股票基金的长期成长性吸引投资者源源不断地注资于基金,从而使债券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在债券市场上保持旺盛的需求。
中国的情况与国外有很大不同,目前债券市场还是一个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公司债券的发行量不大,国债在债券总量中占绝对优势。这种市场结构决定了债券市场还是机构投资者的“内部游戏”,个人投资者较难从中获益。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来说,吸引社会游资进入股市,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有重大意义,这样决定了中国的基金目前以股票型基金为主,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将随着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