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算五行是怎么算的?

经图南经图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推算五行”这一说法不太准确,应该叫做“推演五行生克制化”。这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行的概念出自《尚书·洪范》,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把宇宙万物划分成五个大类,每一类用一种符号来表示。这五个符号被称为“五行的正格”。

为了便于记忆,可以这么记——“金水木火土”。 后来人们在这基础上发展出“相生相克”的理论。

什么是相生呢? 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个过程。

什么是相克呢?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个顺序不要忘了哦! 知道了相生的顺序,那相克的顺序也就好理解了——相克就是相生的反方向推演。

中医理论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比如,在六邪(风寒暑湿燥火)致病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原因;在五味入五脏中,酸味先入肝,苦味后入心…… 这些因素都是建立在五行相生相克的基础上。学会推演五行生克制化,对于学好中医基础至关重要。

禄桂灵禄桂灵优质答主

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们,在以数为重要特征,在以数来解释宇宙万事万物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发现宇宙万事万物的生成遵循“五行”——水、火、木、金、土的顺序。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发现,叫做“五行相生”规律。“五行相生”次序为:木生火(木可以生火),火生土(火燃烧后变成土),土生金(从土中可以采掘金石),金生水(金属遇冷凝结),水又可以生育、繁殖植物,植物属木,这就构成了一个生的圆圈。在这个圆圈中,每一个“行”,都存在着“生”和“被生”两种关系,所以叫“相生”。“相生”是“五行”之间的有序、有节制的促进、助长关系,所以《管子·幼官》中说,以五音比作五行的属性时,把“相生”属性定为“和”。

古人研究宇宙万事万物在消长、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制约规律时,又发现了“相克”的规律。“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木可破土),土克水(土能吸水、拦水),水克火(水能灭火),火克金(火能熔金),金又可制造兵器和斧钺,用来砍伐、劈开树木,把“相克”关系又带回到木,“相克”的制约关系得以周而复始地进行。“相克”与“相生”相对。在“相克”的作用和关系中,每一个“行”,也存在“克”和“被克”两种关系。“克”就是制约、抑制,比“相生”属性为“和”,“相克”就是“否决”,是两种相互矛盾的事物之间的斗争、斗争,也是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规律。因此,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认为“行”既存在“生”,又存在“克”,“生”和“克”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如果只有“相生”,没有“相克”,或者只有“相克”,没有“相生”(如“相生”过度或“相克”过度),都会出现混乱,导致事物畸形发展,甚至衰败消亡。因此,无论是“相生”还是“相克”,都必须中和、协调、节制、有序,必须保持在适当的限度之内,保持不失衡失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保和”、“协和”的美好状态。“相生”和“相克”不可偏废,五行才能平衡协调,才能保持“和”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五行”也是“和”的产物,是“保和”、“协和”的外在表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