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权属什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 “一者皆其道之所生也,谓之一焉”(《吕氏春秋·大乐》) 可见一为道的本体与现象的统一体,具有生成万物的功能而成为万物之始。 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普遍认同这样的观点:一就是道(或天道、天理)本身。如:子思说:“中亦道,舍中也,何然而?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也行乎其中矣!故曰‘一中形二’也”[1]。这显然是以一为道的本质规定和体现于中的状态而言的。又如:孔子言:“一以贯之” [2],这里的一当然是指道的含义了。孟子也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圣人与我同,可传而非传。惟天地万物之道,吾俱得而知之哉?一乎一,二者二乎哉”[3],这里的“一”自然是指天道了。荀子说得更明确些:“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4],此处的 “道即天道”是毫无疑义的。
从上面所引用的先秦文献来看,无论是儒还是道家,都没有将一与阴阳五行的任何一物相混同起来。因此可以说在先秦时代,还没有出现把一当作某种具体物质的观念。但这也并不等于说后来出现的“五行生克”学说就没有它的历史渊源。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的阴阳家的思想体系中,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宇宙结构图式来解释世间的一切,其中包括对于当时人所关注的宇宙形成问题的答案。为了解释世界是由阴阳两种物质构成的这一基本事实如何产生出天地人三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产生的,就必须进一步探讨构成天地人的要素的来源。由此而产生的关于“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就自然而然地被运用于这一领域之中并被奉为圭臬。
由于战国时期的学术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对各种新思想的接受与否,除了取决于各派学术力量的大小之外,还受到各国国君的意志左右。这种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学术影响局面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据司马迁所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李斯等建议实行焚书坑儒政策,于是下令“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斩首)”[5]。尽管这项政令并没有得以全面的执行,但其影响是巨大的。从此以后,诸子百家的著作多已亡佚,只有儒家的一些重要典籍保存下来并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四书五经系统;其他各家也大多只能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后世了。所以后人所说的某家某学派的主要观点实际上只是依据一些零散的资料拼凑而成的概念模型而已,其思想内核早已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处寻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