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什么出租车?
曾经有过,但已经不见了—— 沪A黄牌出租轿车,现在只有外牌出租车了—— 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可是有“特”字打头的牌照的,比如“沪A·特3456”。 为什么会有“特”字头号牌的出租车呢? 因为那个年代,出租车行业是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个行业,实行的是“公车公营”的模式,也就是所有的车辆和司机都隶属于一个公司(当时没有“公司”这个概念),车辆不对外经营,全部用于接送员工上下班和办理公司的业务。
但是,由于出租车作为一个城市交通的窗口,必须保持外观整洁、车牌清晰,所以当初对出租汽车的外观和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和识别,当时的出租汽车都是单双号限行,我们经常在马路上看不到车牌尾号为“1”“4”“7”的车辆。当然,要看到这样的车子也不是难事。 进入90年代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直属的上海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陆续下属的汽车分公司、南车分公司等划归徐汇、长宁、静安等区属国有企业管辖。这些企业将原来的国营企业体制打破,实施企业化管理,原来属于公共交通总公司直管的出租车队伍一分为三,形成了一个新的竞争主体。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沪A·3456"这样的车牌。这就是说原来一个企业的出租车,变成了多个企业共用的出租车;原来固定路线的班车,变成了市场化的运营车辆。 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以大众出租车有限公司(后并入上海大众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多家出租车公司开始投放大量的外资二手车进行运营,使得原本就激烈的市场竞争变得愈加残酷。原先拥有“特”字头车牌的出租车虽然仍然属于国企品牌,但是由于车况较差等原因,逐渐被市民所遗弃。最后,这些车大部分都被用来做租赁车的使用。
我是90年代末期进入出租车行业的,那个时候能够买到的新车已经是沪C牌照的车辆了—— 不过,我所在的公司还有一辆唯一的“沪A·特7188”出租车,这是公司当年购买的一辆进口奔驰的二手轿车,用于接待外宾和领导用车的,一般市民是很难乘坐到的。 据说,直到新车型“桑塔纳3000”问世前,它一直是公司最豪华的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