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板结的原因?
土的物理性质之一就是具有可塑性,可以改变形状。这就要从土壤的形成过程来说了——土壤是由风化作用形成的,而风化作用是指地质作用中自然界物质在地球表面,尤其是在地表岩石和沉积物中的破坏作用(又称“岩石圈的风化作用”)以及这些元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积累过程。就是岩石经过风吹雨打变成了土壤。而这个过程中,土中的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腐殖过程,生成新的矿物,同时碳、氮等元素被土壤吸收固定,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土壤。
所以可以这么说:土壤是天然的有机物质(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与无机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体。 一旦土壤形成以后,其中的化学元素组合就基本上不变了,但是离子态的元素比如N、P、K可以通过溶液的形式迁移,而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质的形成,则保持了物种内部的相对稳定。这就是说,土壤是一种具有特定组分和结构的凝聚物质。 所以,当人们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后,化肥里的营养元素会被土壤颗粒吸附或溶解进土壤水体之中,土壤的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等微生物也会因此获得很好的营养,使得微生物体内的酶能够活跃地分解土壤中复杂的有机物。这其中当然包括被土壤吸附在表面的各种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合物。但这一切都是有度且循环有序的。然而人类活动过度干扰了这个平衡,过量施肥、灌溉、农药和使用未成熟的种子都会导致土壤板结。
首先,未熟作物会带走土壤中大量的矿物元素的离子,而化肥中的大量元素氮、磷、钾释放较快,长时间持续输入土壤当中,会造成土壤供给能力下降;微量元素锌、锰、铜、铁等供给不足,直接影响土壤质量。其次,长期使用含氯化肥,会使土壤粘性降低,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透气性和蓄水性能变差,引起土壤板结。再则是田间积水过多,有机肥未充分发酵腐熟直接施入,重金属含量高的废物填充土壤等等,都会造成土壤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