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金融中心在哪?

雷晓绒雷晓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意义。在人民币尚未完全国际化、我国金融业还处在开放进程中的当下,讨论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主要是围绕上海能否通过大力发展金融产业而获得国际认可的问题。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先给出定义——所谓 “金融中心”,是指出于各种目的(包括避税等非法行为)的资本汇聚之处;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有众多的金融机构汇集于此; 各种金融交易能够在当中进行; 能够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满足金融活动和监管的需要; 具有稳定的制度框架和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这样的定义下,讨论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可以转化为一个简单的问题: 上海有没有可能具备上述“中心”的特征? 我们认为,从现阶段到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以上海现有的制度框架和基础条件,是无法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也就是说,从现实出发,上海只可能逐步建设成一个与周边地区相连的金融枢纽。我们甚至不必把它同世界顶级金融中心相比较,只要将它同香港和台北比较即可。

首先,让我们看看香港。 作为一个自由港,香港对资本进出没有限制,这为它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提供了必要条件。更重要的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内地现在已经成为全球进出口贸易最大的国家之一,而香港作为同内地联系最紧密的国际性城市,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国际物流中重要的中转站,也由此吸引了大量的金融业务和银行机构进入。仅从商业银行的数量来看,目前香港的银行业机构已经超过350家。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台湾地区的金融中心——台北。 虽然台北的金融实力远不及香港,但是,它却是台湾地区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 作为岛内唯一允许经营外汇及金融业务的特殊行业,台湾地区的外汇和市场受到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货币政策亦由中央银行直接操控。同时,由于台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不能随意流出或流入境外,对外投资、引进外资必须经主管部门核准,从而保证了台湾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和上海一样,台北也是以金融机构的集聚来建设自己的金融中心的。目前,已有140余家境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台北市新园区,其中包括多家亚太地区的领先银行和证券公司。

那么,为什么上海会在引进金融机构和人才方面频频陷入“困境”呢?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政策和体制因素。尽管浦东已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但在现有体制下,浦东无法像深圳那样自主引进外资和金融机构。

在缺乏制度和政策创新的情况下,上海只能依靠土地和低费率吸引外商投资和金融机构前来落户,这种单一的竞争手段已经难以继续坚持下去。随着大陆其他自贸区的陆续成立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部署,上海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更多的优势和潜力。

祝际一祝际一优质答主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金融城市之一;其次,中国没有哪一个金融中心城市有上海这样的历史底蕴——上海近代金融业的发展从1843年开始,比北京还早20多年。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证券交易所的城市,上交所和深交所都设在上海市。此外还有外汇交易中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 中国金融改革的最重要成果是建立了一个市场化的利率体系——以价格的形式体现供需关系的变化,进而影响经济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逐步让渡了央行对基础货币的独家供给权给商业银行,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了五家大型银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的方式购买流动性(包括MMLF),其中就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在20年前就被国务院批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省份,20年后又成为国家首个自贸试验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上海之外,深圳也是重要的金融城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