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的五行属什么?

靳若成靳若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皮肤、肌肉、骨骼、关节等组织都属于五脏经络系统范畴,因此人体骨骼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自然同其他脏腑一样,受到阴阳五行规律的制约。 《灵枢·脉度》曰:“肾气盛,筋骨强健;肾气衰,骨枯筋痿”。说明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筋骨才能强壮有力;相反,肾虚精亏,骨髓空虚,筋骨就容易脆弱无力,甚至发生萎缩。 在中医经络腧穴学中,根据穴位所在部位的形态或穴位本身的形态结构特点,将穴位分为40个经别,其中12个阳经腧穴和28个阴经腧穴。每个经别又大致包含7~12个穴位。

《灵枢·小针解》日:“四支者,肝之府也。”“五腧者,腑之所居……积气之所处。”说明四肢是肝经的络穴(即分支)所过之处,也是肝气蓄积的地方。所以运用针刺方法来调节肝脏机能时,四肢部的穴位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根据五行学说,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治疗脾胃病以及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原则上不应该选择属于木行的足厥阴肝经及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而应该选取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及其相关穴位。然而,由于经脉间的交叉相通,以及经脉功能的相互影响,这种理论上的“不应取”并非绝对不可行。例如,有人发现针刺足三里对胃下垂病人有效,而刺关元对消化不良病人有效,这显然与足三里、关元所在的足阳明胃经和任脉有直接或间接的调整作用有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