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姓五行属什么?

宾郁晔宾郁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姓氏·族姓》云,“同姓者,骨肉之亲;异姓者,友邦之人”,说明姓氏最初只有血缘亲属关系上的意义。而五行说始见于《春秋·桓公六年》:“周公薨,谥曰文昭。管、蔡、郕侯,谥曰庄襄。”《礼记·檀弓下》孔颖达疏引郑玄语云:“昭者,日光也。周公告终命日昭,明其德如日光。”又引郑玄语云:“襄者,桑也。周公子朝卒,谥曰襄,言能共桑梓之事也。”可见殷商之时已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说法了。

那么这一说法什么时候运用到姓氏上的呢?我们来看两本书——《元和姓纂》和《百家姓》。 《元和姓纂》“高氏”条曰:“周卿士高傒,齐国上卿,齐桓公之舅。尝荐桓公于天子,赐采地于杞。今兖州府费县有故地。隋初,县令王弘礼置宅于鲁之南郊,筑台望气,因卜得佳城,遂葬其姑。是夜,月色满天,复于墓旁得石匮二枚,上有铭云:‘大莱大夫,高傒之墓’。盖齐太公封之为国,姜原为夫人,故自号曰‘吕’。其后世宗武帝,讳齐,去‘吕’从‘齐’耳。至子武公,灭邓林之国,以子为姓。秦灭六国,迁齐田氏于兰陵。二世元年,山东人徒居关中之高里。汉文帝名恒,故天下姓‘高’。”

这段记载说明两点,其一,齐国的贵族高傒在去世之后得到了“襄”的谥号;其二,到了汉代,齐国田氏的后代已经姓“高”了。 再看《百家姓》“高氏”条曰:“高氏,姓见《元和姓纂》。至隋大业中,帝以叔业先朝旧臣,拜为光禄卿,袭封济北郡公。叔业曾祖知让,本齐国上卿,齐桓公之世,食采于杞。后杞亡国,子孙分散,知让支庶定居青州。至唐时,有高崇玉者,家于贝州武城人,自云齐公十一代孙。宋时,有高彦弼,自云齐公十二代孙。又云:‘齐公十一世孙高凝,仕梁为散骑常侍。’则知凝乃知让后裔,亦称齐公。”

《百家姓》成书于宋代,所引材料应当是最晚不过宋代的中原文献。它不但证明了齐国灭亡之后,其后人姓高,而且还提到了高氏家族一个重要的源流来源,就是来自杞国的遗民(关于杞国后代姓高,详见我之前的文章《“李”为什么是“王”?》)。这个来源和《元和姓纂》的引证可以互相印证。同时,这条材料还证明了一个事实,就是汉代已经流传的五行说早在唐代就已经用来作为官方的姓氏定论了——“至隋大业中,帝以叔业……袭封济北郡公。”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