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双外援几年开始?
CBA的双外援制度是从12-13赛季开始的! CBA自建立以来都是四节四人制,但这样有着很大的漏洞,在常规赛期间经常出现某支球队单节落后20分的情况(就是不能输球只能赢球),这种局面对于中国球员的锻炼和联赛的健康发展都是没有好处的,所以从12-13赛季开始增加了两外援的政策。
当时的规定是:前两节允许使用外援,后两节必须使用全华班。这样的规定导致了很多奇葩局面的出现,最著名的就是广厦三少VS北京首钢的那场比赛(郭艾伦,韩德君,赵继伟对阵马纳福,李根,阿巴斯)上半场广厦三少领先47分,下半场换上了全华班,最终首钢把比分追成了48:85。(ps.这应该也创造了CBA的单场最大逆转积分差记录) 后来这种奇葩情况出现的太多,有输球的也有赢球的,总之很多球队都尝到了双外援的甜头——既可以用外援带动国内球员,又可以利用外援的防守和篮板优势。于是越来越多球队打起了双外援的主意......
外援作为各队的实力保证,已经成为CBA联赛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CBA外援,最早开始于1995-96赛季,最初只有一名外援,后来为了增加比赛激烈性和观赏性,16-17赛季开始实行四节6人次,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三外援”。
CBA历史上第一场有外援参加的比赛在1995年10月1日(CBA创立的第2个赛季),参加双方为山东队和辽宁抚顺队,山东队外援戴维斯得到38分,辽宁抚顺队外援霍奇得到25分,最终山东队以122-102大胜辽宁抚顺队。该赛季,共有6名外援参与了CBA联赛。
CBA联赛初创时限制每队只能有一名外援且每场比赛外援只能上场1节,不能与港澳台球员同时上场。此后,为增加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CBA的外援政策经过多次调整。
2005-06赛季CBA开始实施“双外援”政策(4节5人次),两队都可在每一节最后一段时间同时派出2名外援。同时,“港澳台球员不能与外援同时上场”的限制取消,但是CBA各队不能同时注册外援和港澳台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