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需要进口食物?

狄植婷狄植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以一个吃货的身份告诉你,中国之所以需要进口食物,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餐桌还不够丰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逐渐高了起来。以前人们吃咸菜、豆腐、腌菜等腌制食品就能满足味蕾的需求,因为这些食品方便保存、制作简单、价格实惠;而现在人们更倾向于购买新鲜蔬菜、海鲜制品、各种肉制品等等,因为人们有钱以后对“新鲜”、“营养”的追求更高了(虽然有时候也不一定吃得到新鲜食材……)。

举个栗子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48kg,到了70年代这个数值就上升到了90.5kg。与此同时,日本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1964年日本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29.3kg后,到1980年就上升到53.3kg①。 而我国的人均肉类消费量在1978年是47.8kg,到2013年也只有69.3kg。这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肉类消费量仅增加了不到一倍,远远低于欧美国家,甚至比邻国日本也要低。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餐桌上还是咸菜、豆腐、咸鱼多于牛排、沙拉、三文鱼…… 所以为了吃到更多的肉(以及海鲜)我们需要进口更多来自国外的食材。

那有人会问了,我们不是畜牧业很发达吗?为什么还要从国外进口这么多肉类? 因为我们的猪、牛、鸡肉已经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胃口了啊! 就拿猪肉来说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②显示,1990年至2013年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由25.4公斤增加至48.8公斤,增长率为93%。但是,同期欧美各国的人均猪肉消费量却呈下降趋势:法国人平均每年少吃1.6公斤猪肉,美国人少吃2.2公斤,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分别少吃1.2公斤和1.5公斤③。 中国居民蛋白质来源结构中,动物性蛋白所占比例很低,仅为16.4%,而美国这一数值为25%,法国为23.6%,日本为30%左右④。 这也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我们吃的鸡肉、鱼肉、牛羊肉等比重越来越高,而猪肉的比重越来越低。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好了要吃点粗粮嘛?别以为粗粮就可以随便吃哦~

弘雨欣弘雨欣优质答主

粮食不够,需要进口

有人认为,我国粮食不够吃,必须依靠进口来满足吃货们的胃口。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从2020年起,我国的粮食已经实现了十七连丰,粮食储备足以满足14亿国人的食用需求。所以,当我们去超市里选购泰国大米,加拿大油菜籽或美牛时,其实都是为了满足大家的口腹之欲,这属于超出了粮食安全范围的进口。

产业不够,需要进口

粮食自给自足率在100%以上,但农业的其他部分没有做到,比如农业机械、农药、饲料等还是处于需要进口的状态。这样的情况属于产业不够完善,需要进口来调整和补充。

技术不够,需要进口

农业大国,更应该是农业技术强国,当前国内还有许多的农艺技术和加工技术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程度,比如种子基因、有机食品、生态养殖等技术都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部分的技术和优质原料,也需要从国外去引进。

农产品不够,需要进口

在2018年前,我国的农产品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就是农业赚外国人的钱。可如今,我国已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主要原因是,外国人不买我们的农产品,而我们很“慷慨”,买了一大堆外国农产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