垊的五行属什么?

陶骏瑞陶骏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垊”字的五行属性,是传统汉文字学中的难题 先秦古籍中,“洣”“岷”“沔”“湄”“沅”“澧”“溱”“洧”等字皆作“沔”;而作“淼”的字,如“渺”“缈”等等,其本字作“眇”。可见“水”和“氵”古文字形相近,常常混同。 《说文解字》中“淼”字下段玉裁注云:“今人于水字作淼,而用渺为水声。此古今字之不同也。”又谓:“今人于‘水’旁著‘渺’以声之者,‘淼’字。”即古人以“水”作偏旁时,或写作“淼”,读音也是“miǎo”;而以“氵”作偏旁时,常写作“渺”字,读音亦作“miǎo”。不过这段注文后面又提到,“若‘浩’‘渺’二字,则古今字矣。‘浩’,从水,音耗。‘渺’,从氵,音杪。”

“浩”“渺”二字今已通用。“浩”多用于命名,如“浩瀚”“浩渺”;“渺”多在文句中。“淼(miǎo)”“渺(miǎo)”两个繁体字,现代简体字均为“淼”,读音仍作“miǎo”。 许慎所说的“古今字”,其实就是后世所谓的“异体字”。这些字通常都有相同的读音和意义,只是形状不同。在计算机时代到来之前,编辑排版的主要手段是由人工进行翻排,或是由机器进行翻印。因此字形是否相同,在判断一个字是否为异体字的时候非常重要。比如“高”和“髙”,现代简体字均为“高”,但古代字形却有区别,这里“高”就是“髙”的异体字。同样,“淼(miǎo)”与“渺(miǎo)”也是如此。

那么既然“淼(miǎo)”与 “渺(miǎo)”字形相同,且都有“水”和“氵”两种不同的偏旁,为什么一个属“水”部,另一个属“氵”部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者们。 其实,在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水”和“氵”的古文字形确实相似,往往难以区分。例如“济”字,金文作“濟”,小篆作“濟”,隶书作“濟”。“濟”的本义就是“水”。又如“潦”字,金文作“尞”,小篆作“潦”。“潦”的本义也是“水”。而“淼(miǎo)”和“渺(miǎo)”这两个字,在古代就不难区分了——因为这两个字除了有“水”或者“氵”作为偏旁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特征,那就是“宀”——“淼”字无“宀”,而“渺”字有“宀”。然而这个“宀”,在古代却是一个表示“房屋”之义的偏旁。所以,“淼(miǎo)”的意思是指无屋之水的“氵”;“渺(miǎo)”的意思是有屋之水的“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