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五行属性是什么?

秋洁星秋洁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易经》中,“衣裳”属离卦(火)。 《说文解字》:“離,麗也。象鳥羽發辭之形。”段玉裁注:“離者,麗之極;麗者,離之著。一說曰:『離,麗也。象草木叢生。』此與釋離之義相反,而用其字形,後人不知所以,疑古書有誤。豈古書作‘離’字,今本皆改作‘麗’乎?” 又云:“衣者,裹也。”“裳者,下帬也。”“帬”即“裙”。 可见,在汉代的字体演变中,衣裳、巾帨都写作「離」,而蔽膝则写作「韠」。

《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謂之璧,長六寸。公侯伯子男佩玦,謂之璧,長四寸。”鄭玄注:“珮如環,徑二寸半。”孔穎達疏:“此總言君臣上下所佩之幣。” 唐孔颖達等撰《禮記正義》:“按《周禮·春官·司常》,天子與諸侯朱芾,大夫靑芾。注云:‘芾,冕服也。’是王者之服惟青与朱色。又按《士冠禮》,冠儀:‘主人進纓,賓拜祝詞,主人興再拜稽首;少牢饋食,賔拜禮畢。’疏云:‘自“主人進纓”以下至“禮畢”為兩事,先進纓而拜,後祭飯而拜。’是士以上尊於天子,惟赤與白二色。”

上古時代的衣裳五色,到了中代已经变成了三原色——青、赤、白。至于宋元明清的“儒服”,那更是简化到极致了——“襕衫”,就是一块布! 那么,“衣”是什么颜色呢? 答案是:随君而异——帝王将相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我就跟着穿什么样的衣服。 《尚书·尧典》:“帝日:‘夔,命汝典樂,教胄子。’夔曰:‘於!予何敢空言之,立言之,行別矣。’”唐孔穎達等著《尚書正義》:“按《周禮》,大司樂之職,凡有道者,使執儀爲師,教國子,舞《雲門》之舞,是以樂官兼學《詩》、《書》。……故《堯典》謂夔命以典樂,實亦教之以德,使知《詩》、《書》之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