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国赢了吗?
1914年8月,德国入侵比利时,法国对德宣战,并进军莱茵兰地区;同年12月,英国远征军抵达西非的利比里亚登陆点,开始向苏丹进发;1915年底,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部队抵达埃及,加入英法联军,准备进攻叙利亚。至此,由英美澳新四国会师的协约国东方军团基本建成。
1916年初,意大利宣布参战,将阿尔卑斯山的边境要塞交给俄军,自己集中兵力进攻奥匈帝国在罗马尼亚的阵地。经过连续半年的战斗,意军攻占了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和布加勒斯特,重创了奥匈帝国军队,迫使德国从西线抽调7个师增援东部战线以遏制俄国进攻。
1916年是中东战场最为关键的一年,也是北洋军阀控制下的中国第一次全面参与世界大战的重要阶段。随着意大利战场局势的急转直下,奥匈帝国的援兵被陆续调往东线和巴尔干半岛,面对奥斯曼土耳其在叙利亚的守备力量严重削弱的机会,英国随即调整战略,将原来计划中的两栖登陆改为经海运直接登陆贝鲁特以北的舰队,同时命令从埃及开进的澳洲和新西兰军团改道向北,绕过土耳其防守重地西奈沙漠,两路大军对土耳其形成了夹击之势。
虽然奥匈帝国和德国先后派出了3个师支援西亚战场,但为时已晚,被包围的土耳其第3集团军损失惨重,被迫从叙利亚撤军,转向防御。 1917年3月起,俄罗斯爆发了十月革命,国内战火纷飞。在此前后,日本趁火打劫,从俄罗斯南下的军队占领了中国东北的尼布楚和北京西南的张家口,并继续向俄境深入。
为了摆脱困境,赢得战争最后胜利,1917年11月,德国实施了“决战地中海”的计划,由海军和鱼雷艇在夜间攻击英国舰船,出动飞机袭击利比亚的英埃联军,配合陆军从突尼斯以南的德军重新展开全面攻势,将战线推至托布鲁克。
1918年初,由于德军在西线与英法的拉锯战中损失惨重,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双方开始了互有胜负的拉锯战。此时,位于中东的土耳其第3集团军利用英国和印度战场兵力不足的有利时机,率先发起反攻,收复了在1916年被夺走的几乎所有失地,并将战线推至巴格达以南。随后土耳其第3集团军挥师北进,在库尔德人配合下攻占了摩苏尔,直逼基辅,从而将俄国境内最后一个罗斯托夫军区也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1915~1918年间,日本与德国签订了《中日同盟条约》,获得了在德国提供的先进武器和技术基础上自行制造潜艇和鱼雷的技术,从而成为太平洋及东南亚海战的幕后主导者之一,直到美国参加大战并投入大量资源全力对付日本为止。而沙皇俄罗斯则因为内斗和革命导致陆军和海军主力遭受重大损失,丧失了夺取最终胜利的机会,使德国得以继续战斗下去直至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