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管理失败原因?
1.管理层不重视,质量工作只能停留在表面; 2.缺乏系统性的质量知识培训,质量理念没有渗透到员工的行为习惯中; 3.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或是虽有完整的体系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4.缺乏必要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资源、时间资源和资金资源)以支撑管理活动的开展。
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障碍,需要高层领导出面协调各项资源的分配以确保质量的顺利推进。 在质量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也需要高层领导的持续关注与推动才能持续有效的进行下去。 如果高层领导对质量不认可或不关注的话,那么下面的员工自然不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质量控制中去。 质量是控制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只有从组织层面建立对质量的长期主义认知,并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才能最终实现高质量的目标。
明俊优质答主首先是对质量的理解有偏差,以为质量管理就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其实这是企业普遍存在的对质量文化理解的认知偏差问题,质量是每个部门每个人的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管理出质量”,企业需要的是建立符合自身管理模式的质量文化,质量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会带动企业其它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
另外就是体系与方法的应用不规范,体系是手段、是工具,很多企业在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应用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实际运行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和应用核心的内容、思想和理念,只是应付各类审核和检查,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相匹配,未发挥体系和方法应有的作用。
其实很多企业都在搞质量管理,但实际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说的多,做的少,落地少,没有把握根源,也没有对症下药,在没有搞清楚自身需求和问题症结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大量质量工具和管理体系来推行和落地,甚至搞形式主义的质量大检查,没有真正地“从心开始”,重视和发挥人的作用,没有从思想上和心态上去转变观念,结果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这也是造成质量管理失败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