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一般几天准?

游雅颖游雅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有权回答!因为我的职业是气象探测(不是天气预测),负责收集、发送大气数据直到制作成准确的气象雷达图像供气象部门发布。 首先明确一点,气象监测设备不可能100%准确,所以检测到的数值是一个范围值而不是一个精确值;同时,由于大气运动具有不确定性,任何一个地点下一秒的气象值都有很多可能,所以我们获得的也只是“最大可能”的气象值。

那是不是说气象预报就没有意义了?当然不是!虽然气象观测值是有误差的存在,但是误差是很小的,而且有严格的标准。例如我们获取的水汽含量(水气压)测量值与标准气气压值之间的误差是±3%。这个误差对于人体感觉不明显,对植物影响可以忽略,对大气动力学过程几乎没有影响(实际上我们的计算都是按照气压值在上下限之间加权得到最终结果并进行了严格校验)。因此我们用这些“最大可能”的气象参数通过数学模型算出的风速、雨强等气象参数的概率分布是接近客观真实的。

也许你会问,那你们测得最大的风速值和最小的降水强度值与真实值间存在很大的偏差怎么办?其实这是很好处理的。在我们的系统里,每一个站点都有一个或多个外场观测员,他们除了搜集气象要素的数据还负责观察云和降水情况并用目力评估风速的大小(这种方法被称为“经验模式”,是一种定性的方法)。当仪器显示的最大值或是最小值与观测人员经验判断的结果相差较大时,系统会自动采用经验模式的计算结果。当然这种模式只能用于补充,不能作为主要依据。

这里还有个小技巧,如果我们发现第二天有强降水发生,而目前监测的情况表明达到强降水条件(比如出现强降水回波)的概率不大,那么我们可以提前一两天将相关站点的外场观测人员派往事发区域,让他们在临近事件的期间不断修正估算的风力和降水强度,这样到最后所得的结果就会十分准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