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如何走位?
我以羽毛球为例来解释什么叫正确的“脚步动作”,这里说的脚是单腿的步法,双打同理。 首先,起跳前双脚要站稳(如图)。很多人会忽视这一点,双脚不扎实的话,起跳很容易摔倒。而且步伐会受限,不可能很灵活。 其次,起跳时要积极,但不能盲目。很多人一看到球过来了就猛地站起来去打,这样很容易导致上身体前倾过度,腿部发力不足,无法形成快速有力的旋转脚步,而且容易伤腰部和膝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膝盖轻微弯曲,上身略微前倾,当球落到最高点时再全力起跳(如下图)。
最后,落地时的重心控制很重要。很多人因为害怕摔跤就刻意放慢速度,这样做反而增加了受伤的可能性。正确的做法是保持低重心,大腿用力,在脚刚刚触地瞬间,通过腰腹力量控制住身体的平衡(如上图)。如果能做到这些,基本一个脚步就完成了。
其实,步伐的本质是脚下各个关节、肌肉配合完成的全身运动,并不是单一腿的运动。所以,大家在练习时可以想象成一条线,这条线上有很多你熟悉的动作,它们就像积木一样组成各种不同的步伐。比如并步、交叉步、弓步等等,只要把这些动作练好,就可以组成更多的步伐。 至于具体该怎么运用,这就要靠多打多练了。记住,再好的步伐如果不勤加练习都是空的!
1、两面摆速快,落点活
两面摆速快,落点活是直拍横打后场移动的首要技术。由于采用横打使接反手球的弧线比直拍的直板要平一些,威胁也大一些,因些对方回球多是往中线或正手位打。所以击完球后脚应停留在中间偏右的位置,并做好随时补正手空挡或变回反手位的准备。
2、快速移动中要善于借力
快速移动中要善于借力,无论正反手位击球都是如此。由于后场移动击球的站位偏后,击球的引拍距离长幅度大。落点和弧线的变化范围也大,在移动击球过程中,利用好拍与球相接触瞬间球与拍的反作用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来缓和身体移动时所产生惯性,从而使身体保持平衡,能迅速回位。
3、前后场的衔接中注重站位
直拍横打使正反手位击球的站位在移动过程和回位时均有很大变化,因此,在场上要改变原来只有中后场一种站位的习惯。应根据比赛的需要,采取打一板回位后重新站位的战术。即当反手位无法抢攻时,先用反手横打顶一下,然后回到中后场站位,用大角度的拉球和撇球调动对方,造成对方大角度回球,为自己创造正手抢攻的机会,使自己重新回到中场或中场稍后场的站位,在相持中控制球,争取主动。
4、补位中善于运用让球
补位中善于运用让球,让球并不是让对方得分,它的作用主要是在相持中为自己重新补位创造时间。特别是在对手的正手位抢攻比较凶狠时,若想在相持中硬顶,不仅成功率低,且也很难为自己创造正手抢攻的机会。因此,应以反手横打和正手快拨来控制落点,等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