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代表什么生肖?

牟香心牟香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应该是鸡, 古代神话传说中天鸡是太阳的使者,当它发出啼鸣的时候,意味着太阳要从东方升起了;而暮鼓则象征日落西山。所以古人用“晨钟暮鼓”来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激励着人珍惜光阴。 这个故事和时光有关,自然也会提到代表十二时辰的十二生肖。 子时(23~1点)——鼠 夜半,也是子夜,子时夜里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老鼠最为活跃。

丑时(1~3点)——牛 凌晨一点至三点是丑时,牛这时候该吃早饭了,所以“丑时不睡午时补”的说法就来自于这里。而且这个时候的牛是最活跃的,像小人一样到处窜。《耕牛图》中就能看出,牛虽然低着头,但却是在拼命地向前奔跑。

寅时(3~5点)——虎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就是寅时了,也就是俗称的“半夜三更”,这时老虎最凶猛,要开始出动了。因此也有“寅卯辰,草木生”的说法。在《三打白骨精》那一集中,孙悟空对猪八戒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听见那枝上咕咕,是乌鸦嘴里的唾沫香。你道他睡的是香,那里有这般佳景!老孙我特意把齿月光、天星点、日精灵、月华光,都捡起来凑成一对儿,共七宝修成这一粒金丹丸。”这其实就是描述寅时万物萌发、天地生机盎然的景象,与虎相配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卯时(5~7点)——兔 “日出东方红似染,鸡叫花开柳色新”说的就是卯时,此时太阳升起,艳阳高照,兔子开始出来吃食了。所以也有“卯时至,玉兔归林”的诗词。

辰时(7~9点)——龙 在古代神话中,辰时是群龙行雨之时,故而也称作“云龙”或“龙浴”。《庄子·天下篇》中有“古者,圣人后者见龙而知之”,说的就是这条龙。

巳时(9~11点)——蛇 巳时天气渐渐热起来,如蛇出洞,因此有“己巳之中,蛇倒退”的说法,在这个时间段,蛇最不安分,最具有攻击性。

午时(11~13点)——马 马在天刚亮的时候吃了早饭,这时精神饱满,正在一马当先,所以又称为“午马”。《三国演义》中就有“马超弹剑吟诗”的桥段,正是这匹午时的马,气宇轩昂、傲视群雄。

未时(13~15点)——羊 未时阳光正烈,羊这时候要找地方歇脚,“未时至,日正中,阳极阴微,羊饮足息定。”所以说未时宜休息不宜动。

申时(15~17点)——猴 这个时候阳光开始西斜,猴子喜欢在高处瞭望,所以这个时间点也叫“申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相当于现在四个多小时,而这恰好是申时。可见这申时的猴子最活泼好动的。

酉时(17~19点)——鸡 此时黄昏已近,阴气上升,公鸡开始进笼休息,所以又有“酉鸡”之称。不过公鸡肉比较贵,在唐朝杜甫穷得连饭都吃不起的时候,还因为误把“鸡肋”当作“鸡”而兴奋不已。

戌时(19~21点)——狗 古代传说犬有神异之能。唐代韩愈《杂说》中就说“犬之缘卫河二百里,昼夜走,非徒也。能护家,见人盗甚亲,急走吠。其性比狼驯扰善,惟人畜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狗能在夜晚沿着运河跑了二百里的路,不仅眼睛不眨,还能分辨谁是强盗,见到人就咬,但是生性比狼温顺,可以被人收养。正好应了这句“戌狗守夜”。

亥时(21~23点)——猪 到了这一天中的最后一个小节,猪已经开始准备睡觉了。民间谚语“亥时不睡甲不醒”即由此而来,意思就是过了这个时间还不睡,那么第二天就会没精打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