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姓氏的五行属什么?

欧阳微欧阳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百家姓》中“石”姓排在第208位,除“尚、章、张、李、王”五大姓氏外,“石”姓是最靠前的姓氏之一;而最新版《中国人姓氏大辞典》却将“石”姓归为第三大姓(按收录姓氏字数排名),仅次于“王”“李”两大姓,看来石姓真是越老越受宠! 2、从历史流传下来的姓氏起源来看,“石氏”有六大方言来源——

(一)帝舜时代,禹的父亲鲧被赐姓“姒”;而鲧的儿子大禹在治水成功之后,又被舜赐姓“姒”。到了夏朝开国皇帝禹称天子时,为了表示自己是尧舜禹一脉相承,特意把两个“姒”字合成一个字,这就是“石”姓的由来——“石”字的古文字写法就是由“姒”得偏旁“辛”和“土”组成。“石氏”是黄帝轩辕氏直接传承下来的姓氏。

(二)商纣王时期,西岐周国国君姬昌(也就是周文王)有个儿子叫姬振伯,由于他封地在石邑(今云南陆良县一带),所以谥号为“振伯”,又称“石振伯”;后来其孙姬发(周武王)灭商后,因为石振伯忠于商纣王的缘故,把石邑封地赏给了武成王黄飞虎,作为武成王的封邑,因此石振伯也被称为“石黄”;他的后代就以“石”为姓了。

(三)西周后,晋国国君穆侯的小女儿嫁与秦仲,生下了秦仲的儿子秦庄,因母亲是晋国人,故给幼子取名为“石涅”,这就是“石”姓的又一源头。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君主宋景公的名字叫“头曼”,由于国君姓“宋”,于是称呼他的这个儿子为“石曼”,后来这个称呼简化为“石曼卿”或“石曼”,成为宋景公的一个叫这个名字的公子,并传到后世。

(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伐南越,把原来住在今天的云南省东部、南部以及在越南北部和老挝北部的一些部落都迁到关中平原地区,让秦军俘虏的原住民屯垦戍边,修筑城墙开凿运河等。这些移民中有一支是“弋氏蛮”,他们在今天的广西东北部定居后,以“石”为姓,繁衍子孙;另有一支“巴蜀蛮”用“石”作姓,也是出自秦征南越之役。

(六)东汉末年,西汉娄敬的后人汉宣帝时有大臣叫“石显”,官至丞相,权倾朝野。为了纪念这位大臣,他的孙子石匡专门整理编写出了《石相集》。正因为如此,汉朝以后的史书大都采用石匡的说法,即“石姓”源于汉朝相国石显。这样看来,“石显”应该算是我们石姓的祖先之一了。

3、宋朝的《姓氏急就篇》中记载:“石姓,郡望太原。”也就是说,古代石姓人的祖籍大多是在现在的山西太原。到了元朝,《元史·刑法志》中有记载:“诸世居中国者,若契丹、女真、蒙古、高丽及海外番邦之人,原无定所者,始听其自占籍贯,从旧例则太原、冀州。”其中所说的“太原”,其实是指河北省唐县。这是因为元代实行户籍制度,规定外国人如入籍者必须居住在太原或者冀州,而且只有这两处可选。可见,太原已经是元之前历代以来外国人和无祖籍之人申报登记的首选之地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