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物馆有什么看?
广州,简称“穗”,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 。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7434.40平方公里(含南沙港区),其中市区面积2775.10平方公里。[2] [3-4]截至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490.46万人,城镇化率达86%。[5]
广州是中国古代外销陶瓷的主要产地之一,在南海东沙群岛发掘的瓷器标本,证明至迟在南汉时期(公元988年)已有生产。明代成化年间,广州成为国内六大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大量外商聚集,商品交换空前活跃。为此,广州在明代中叶起兴起大批窑场,制作外销瓷。这些外销瓷质地优良,造型古朴,装饰花纹丰富,有青花、五彩等品种,为中外消费者所喜爱。20世纪80年代以后,广州考古工作者对南宋古城南郊的窑场进行了勘查,出土了大量的窑具和瓷片,证明了这里是我国历代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文物作为历史文明的实物遗存和珍贵见证,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为了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推出了系列线上展览——《云上看展》专栏。在这里,你可以畅游历史的时光机,重温那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也可以漫步文学的百花园中,欣赏名家笔下的动人篇章;你还可以穿越时空隧道,寻找远去的古人身影并聆听他们的故事…… 让我们共同开启这扇智慧之门吧!
国霖优质答主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是广州博物馆的主馆。明清时期是瞭望敌情、存放标本和文物之所,1929年辟为市立博物馆,1950年正式定名为广州博物馆。
民国海疆史迹展览馆:位于越秀山伍仙姑庵内,展览主要反映民国时期海陆疆域纷争的历史。
禺山秀色展览馆:位于五层楼西北侧之红砖小平房内。以1958年出土的石室寺东晋舍利塔和民国16年镇海楼上层原貌照片为背景,辅以广州历史沿革的地图和文字说明陈列,展示珠江孕育下羊城由小渐大、逐步发展扩大,并越秀山由岛变山的演变过程。
木偶展览馆:展出了400多件精制的木偶展品,其中有60年代初为英国木偶展览而制作的36件丝网印刷涂色硬纸木偶和出国领奖的木偶,这些展品曾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越王墓殉葬玉展:展出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各种玉器,有玉衣、玉佩、玉带钩等。展出方式采用玻璃长方柜,前侧透明,参观者可目睹两千多年前南越王的玉衣。同时以灯光透照玉器,更加突出玉质的晶莹温润之感。
明清通草画展:通草画是用通脱木的茎髓--通脱材制成薄片,作成白纸形状,用彩色在通脱片上描绘而成。明、清时期,南洋诸国和欧洲人通广州,广州艺人和传教士用通草纸作画,描绘广州的风土人情、景物和民俗,用来当作宣传品和纪念品。现馆藏通草画约3300张,是研究这一特殊画种,以至研究广州历史和中西文化关系的宝贵资料。
广州老城门、老城墙、老街道模型室:1986年以1:50比例仿制了广州老城门和老城墙模型。它以清代光绪年间的《广州府城图》和实地调查测绘为基础,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立体雕塑、艺术绘画、光学投影等多种工艺技法。模型长12米,宽2.6米,有15座老城门和近9公里长的老城墙,包括当年城内的一些主要街道、江面和部分河涌,以及白云山、越秀山等轮廓、高度按1:150比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