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哪些商业别墅?

牟玉珍牟玉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成都的商旅文化,是在清中后期开始萌芽的,当时的文人墨客和富贾商绅,在“少城”(今人民公园一带)开始营造私家园林,以供游宴、书斋及收藏书画琴瑟之用;至晚清民国时兴,形成了如“宽窄巷子”“锦里”等具有浓郁巴蜀文化的商业建筑群落。 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商业别墅,应该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华西坝”。

华西坝地处成都中心城区,却有一派幽雅宁静的田园风光,当时有“西郊野生花园”之称。这里原是清末民初的川西地主李叔同、文幼章等人的私人庄园,后成为国民政府中央医学院的校址。

1943年至16年后,这里陆续兴建了四栋中西合璧风格的别墅,并配有游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休闲设施。由于医学院的学生大多住在校外,这些别墅便租给了教授们居住。因这四处别墅的位置相邻,且有草坪树荫相连通,因此被称为“华西坝四大天王”。 这四栋别墅分别是:

1.梁思成的“青华农舍”

2.张恨水的“华园”

3.郭沫若的“金顶子”

4.巴蜀文学大家李劼人的“菱窠” 李劼人是继郭沫若之后在成都定居的第二位全国知名的大文豪,他的“菱窠”与郭沫若的“金顶子”遥相呼应,成了当时文艺界的风向标。 “菱窠”的建筑风格继承了川西民居的精髓,但又进行了创新。整个院落由正房、厢房和后院组成,内部修葺得干净整洁,院内还建有水塘和人工假山,并植满了花草树木。

据说李劼人为了修建这座别墅花了相当一笔钱,他原本计划将这里作为养老之地,但最终并未能如愿,这栋别墅也先后住了不少作家和艺术家,成了成都文化艺术圈一个标志性建筑。 进入新世纪后,这个曾经的“文人雅集地”又焕发了青春。在“华西坝”打造文创产业的过程中,这四栋老房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现在他们分别被命名为“青思阁”(梁思成故居)、“竹雨楼”(张恨水故居)、“卧云庄”(郭沫若故居)和“三友堂”(李劼人之子李致尚先生的故居)。

成都还有几栋风格迥异的商业别墅,虽然它们的主人或为富贾商绅,或是著名作家,但最终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位于北新街的“杨森庄园” 在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中,刘湘、邓锡侯等人都曾把大本营设在这里。杨森来到成都后,在北新街建造了他的“庄园”——这既是他的住宅,也是他的官邸。

这一片欧式风格的建筑物群,在当时也是颇为壮观的。只可惜“物是人非事事休”,如今这里已经改头换面,成为成都市妇幼保健院。

——位于锦江区的“张澜故居” 张澜(1872~1955)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早年东渡日本留学,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策划保路运动;辛亥革命后任四川省都督府秘书长兼军政府总司库。1913年,他在锦江之畔的“浣花溪”畔创建了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成都复旦学校。

一九五七年,人民政府根据张澜的晚年愿望,将其骨灰由北京迁回成都,并葬于故乡乐至县。 这座建于清末的庭院式建筑,经后人多次修葺仍保留了原有的风貌,现已被打造成张澜纪念祠并对外开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