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明星多?

经珠心经珠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绝对有话语权!因为我是从TVB时代走过来的观众,看到香港娱乐圈从鼎盛走向衰落 先放一个让我觉得香港明星非常多的片段吧 这个片段出自1980年TVB的《流星语》(万梓良、吴启华、张曼玉主演),当时万梓良已经是二哥的扮演者了,而张曼玉只是一个小龙套……但是万梓良已经很有型了 而这段戏里,吴启华的发型比我现在的还潮……这应该算是“港片巅峰”时期的标准造型了吧?

再来看看现在香港的“四大天王”之一的张学友,是不是感觉非常沧桑? 这是90年代初期,张学友刚刚走上香港演艺圈的巅峰,那时候他刚刚凭借一首《饿狼传说》红透大中华地区……但即便这样,他的形象已经非常“大叔”了 而下面这首《祝福》更是将他推向事业巅峰,据说当年在街头巷尾播放率非常高,甚至超过了当时周华健的《花心》和齐秦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而这时的张学友看起来还算正常吧 这首《祝福》后来收录在了张学友的同名专辑《祝福》里面,这张唱片在亚洲的销量达到600万张以上,成为当时的销量冠军 而在电影领域,张学友同样是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的,比如和张国荣联合主演的电影《东邪西毒》,当时这部由王家卫导演的电影,在当年戛纳电影节上拿到最佳摄影奖,而张学友在片中饰演“盲侠”欧阳锋也让他拿到了金像奖最佳男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事业如日中天的偶像,却突然在1995年后销声匿迹——因为他要去加拿大学习心理学了 好了,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我说香港明星多了吧? 因为那个时候的香港娱乐圈“遍地是大哥”,任何一个普通人通过TVB的训练班都能出道做偶像,而一旦做了偶像之后,成功似乎也很近。

井宇榜井宇榜优质答主

香港能成为远东乃至世界的电影制作及发行中心,与中国内地及海外广阔市场分不开。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期,上海天声、长城、国泰三家大公司的全部或主要力量南移香港,带来一大批人才,奠定了香港电影事业的初步规模。加上五十年代中期起大陆市场也对香港电影开放,以及海外南洋市场和后来台湾电影市场的需求,成为香港电影迅速发展的动力。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已能年产二百部以上故事片,而当时台湾只能拍四五十部,大陆因“文革”的冲击已基本停顿。八十年代初,大陆电影业复出急需技术人才,香港电影便成为取经学艺之所。在这些历史过程形成的条件下,使一些从事银幕内外职业的人员,在香港得到发挥才能,出人头地,成为明星、大导演、制片人的机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