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在哪张报表?

殷峰殷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我想从三个角度回答一下:

1、会计处理的角度 这个问题其实本质就是在问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应该计入什么科目。根据新准则规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股利和债券利息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应当调整投资者帐户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而股利和债券利息是作为盈余公积进行处理的,所以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所产生的变动都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但是,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处理是针对企业集团(含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范围的企业)而言的。如果仅就单个主体而言,情况要复杂一些。因为单设一个“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核算并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原则,所以在实务中,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合并到留存收益中进行处理——即按照被投资公司实现净利润的金额增加利润分配(应付股利)。当然这种分录看似是做到了资产负债表的平衡,但是导致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减少,而实收资本/股本增加,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任何变化。

2、税务处理的角度 从税务处理的角度看,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实行源泉扣缴,向居民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而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债券利息收入,属于居民企业取得的所得,必须缴纳20%的企业所得税。对企业集团来说,被投资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经过股东分配之后,到了最后实际上是先交给税务局了,也就是说在税务处理的角度来看,被投资公司实际上是没有将盈余分配给投资者的,这一点与财务处理的观点完全一致。

3、公司治理的角度 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在问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权人拥有对公司经营、运作的知情权乃至监督权,但是具体怎么实施这些权利,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甚至每家公司又是不一样的。在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股东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来行使经营管理决策权,而作为外部人(external stakeholder)的投资者往往难以直接干预公司的具体经营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分红以及分红的资金流向实际上是一种公司治理的策略选择结果——因为股东会通过董事会控制公司的日常运营,所以作为所有者部分的股东会和作为执行机构的董事会实际上是一体的,分不分红、怎样分红实际上是一种策略性的抉择。

以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