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白马成语?
白马非马,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 mǎ fēi mǎ,本意是马字是以颜色+动物名称组合而成,白马=白色+马=一种颜色+一种动物。马=动物,两个组合不能互相代替,其本质上就已经不是本来意义的马了。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
成语用法
【示例】:白马非马,自是难于共论。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典故
战国时赵国人公孙龙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他有两句有名的诡论,一句是“离坚白”,又称“离坚白二”,指离析物体的“坚”与“白”这两个不同的质的规定性。此语出自《庄子·天下》:“公孙龙问于魏牟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而我知邪?知与我并生,果邪非邪?’……而况他物乎!而欲超九州,立于十时之上,其囗可罔志邪!志有所托,言有所争,争有所 Yu, ,Yu有所患。……是三者,心知之所合也,而况其与万物并行不迷者乎!公孙龙闻,罔然丧其天下焉。’”一句是“白马非马”。
最早记载其说的古籍是《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以后的古籍如《淮南子·说林训》及《叔向论》、《吕氏春秋·可学》和《审分览》、《孟子·公孙丑上》、《庄子·天下》等都有记载,但都简略。唯独《公孙龙子·白马论》一文系统地阐述了“白马非马”的诡辩过程。该书历来有争论,有真伪异同或同异,是后人伪作还是有所依托等不同的看法。
原文
“白马非马”论:
“马者,所以命[1]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称[2]白色以名马。谓之白马,犹谓之白黑马[3]也。谓之白马,谓之有马也,安[4]行[5]?白也。谓白马有马也,谓黑白有马也。何也?”
“马固有色,故有白马。白固为色,故有自[6]色马。[7]白其色,自[6]色[也。][8]然则自[9]色马不即是马与?马无白,非[10]白也。说在白[11]。]
“闻在所闻而[12]亡所闻,在所见而亡所见。有余[13]在所不足,定吾在所定,[14]此不使不中不违[15]也。说在所建。”
“马未与白为合[16]时,在[17]所[18]在[,]而白不在,谓无白马可乎?谓有白马不可。故所以[19]谓白马有也,非马也。奚哉[20]谓之?以其有[21]白也。谓[22]有马可。谓有白马不可。故所以谓有白马不可,非马也。奚哉谓之?以其谓白马有。此正谓也,[23]谓[24]在所谓。不使,在所[25]谓[26]。此之谓也。”
“异科之[27]合,若[28]白马之谓[29]。非异科无以[30]相[31]明[32]。故:以名之。坚[33]、白[34]、石[35],三[36],[37]非他也,物也[38]。坚之与石,石之与白,白之与坚,三者[39]异名,故曰:有石责[40]。坚[41]白不相外[42]也。合则[43]有,散则无。离坚白[27],是无石也[44]。故曰:离坚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