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如什么成语?
本末倒置 [běn mò dào zhì]
指事情的主次或事物的轻重关系颠倒了。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本务》、‘今先王之时,以本为末,而以末为本,岂足为法与?’应更曰:‘皆以末为本,而以本为末,其得失均矣。’”《淮南子·泰族训》:“是故知者务求之于本,不思议于末也。治乱同道,安危共涂,未有异此者也。今不反如此之本,而务行其末,欲以成其功,犹求水泽于山丘。”
舍本求末 [shě běn qiú mò]
舍:放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上农》:“夫稼,为之者人也,用之者神也,舍其所以用,而修其所以为,则稼亡矣。”《汉书·食货志》:“今世或好没故,侈边技,忘其耕稼之本,畏其战陈之死,由是观之,皆欲求末而忘其本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