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生意是金融?
在古代“金融”通常被称为“钱业”或“银钱业”。银号,钱庄,典当,汇兑是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传统金融机构,历史上将四者合称为“传统四大金融机构”。它们中有的是搞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有的是搞抵押、典当业务的,都属于金融事业的范围。如钱庄主要从事货币经营和放款业务,类似现在的银行。典当行主要从事典当业务,类似现在典当行、当铺。典当也是一种特殊的信贷行为,属于信用领域,是金融活动。“金融”一词在中国是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才正式出现和使用的。从此“金融”一词才正式在中国取代了“钱业”或“银钱业”。
从字面上讲。“金”字是古代货币的象征和名称,它是一个典型的表示“钱”的象形字,古人造这个字的本意就是指铜铸的货币。“融”字,《说文》解释为“寒除也”。由“金”“融”组成的“金融”二字,本来蕴含着“金钱流通融化”,“资金灵活调剂”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