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问题如何解决?
从个体和家庭层面,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鼓励个人储蓄和投保,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和管理制度;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为职工投保商业养老保险; 对从事自由职业者和低收入人群,政府通过社会保险补贴、税延型养老保险等手段,逐步覆盖所有需要养老保险的人群等 从社会和企业层面,可通过调整税率等方式,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将其中一部分作为社会统筹,用于养老保障; 引导企业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实现养老保险的双轨并转; 借鉴国际经验,大力发展第二支柱职业年金计划,并鼓励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体系等等。
但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发展明显不足,需加快相关制度建设。 在第一支柱方面,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覆盖13.6亿人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覆盖9400多万人员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6.57%,高于全国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而基金收入的80%以上来自个人缴费,剩下的20%左右来源于财政和其他来源。
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养老金发放问题,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约752万人,全年累计支出低保金36亿元; 特困人员5.4万余人,累计支出救助金34亿元; 实施临时救助101万人次; 实现低保应保尽保; 特困人员应救尽救。同时,各地还加大力度解决困难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在第二支柱方面,近年来我国企业年金规模稳步提升,2020年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16.1%。到2021年末,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规模1.56万亿元,相比年初增长18.29%。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企业年金起步较晚,覆盖面窄,参与率偏低。而且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企业年金的市场化程度低,投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从国际经验来看,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需要三支柱来做支撑。目前,我国第一支柱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已经建立起来了,但领取的金额相对较低。
同时,目前我国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虽然在规模和覆盖率上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参与率不高的问题,而且整体收益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加快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