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五行属火还是木?
五行相生相克,是有其理的。但五行相克的顺序是生克制化的关系,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克”。 比如,木克土,是因为土需要木来疏土;水克火,是因为火炎上,需要水来济火;金克木,是因为木气太盛,需要金来制木……等等,这些都不是我们平常说的“克”。 所以这种问题不要问我们,应该去问问我们的祖先——阴阳家们。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咸阳宫摆了七个大鼎,分别象征金木水火土谷神,这七个大鼎代表了秦代的七经。其中《尚书》里的《周书·大诰》被排在首位,因为记载了周代盟誓之事(古代外交讲究信实,用土釜歃血为盟)所以被称为“金匮”。 《周礼》、《仪礼》和《礼记》这三部典籍一起被列为三礼,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最重要的典籍。 另外还有一本奇书,就是《黄帝内经》,这本书里包含了中医理论、针灸术以及养生之法等。 这八本书被秦代的博士们奉若神明,被誉为“天下至宝”。
到了汉代,汉武帝重儒学,封孔子的十九世孙孔僖为褒成侯,立孔子庙,令天下郡国皆修孔庙,以十月斋祭孔子。此后,儒家经典成了历代王朝统治者推崇的典籍。 汉朝设立《五经》学者掌教子弟,《春秋》由鲁恭王亲自讲授,《诗经》则有毛亨传诗,郑玄作笺。 东汉时,皇甫谧著《高士传》评价管仲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征伐之权。管仲不遵王法,诈伪多计,内怀奸慝,外假仁义,卒贪富贵,身死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