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好吗?
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是在原任教育部直属高校艺术与科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德国资助同济中德大学设计专业前主任王小慧教授的倡议下,由同济大学申报、中国-德国友好协会核准并于2017年11月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基地利用同济大学悠久的中德高等教育交流,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和中德学院的语言、教学、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的资源和优势,开展各类中德人文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及在华德资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中德两国文化与社会的发展以及深化中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做出努力与贡献。基地学术委员会由中德知名的高校教授和人文与社科领域学者、专家组成。基地办公室设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人文学院。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音乐与戏剧系由原同济大学艺术与创意学院的艺术教研室发展而成,2017年4月成立,现有专任教师9人,同时聘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与艺术家为客座教授。该系秉承“大艺术观”的教育理念,在借鉴国内外音乐戏剧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教育模式,培养艺术与科技、音乐与戏剧相融合的“通识性、创新型、应用型”艺术与戏剧传媒人才,以及研究型、教育型戏剧与音乐人才。
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同济大学研究中心2017 年 9月正式挂牌,是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在高校设立的唯一一家学术研究基地。研究中心旨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内外公共关系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加强中国公共关系学科国际话语权,发展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提升我国在公共关系领域的软实力,服务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中心聘任国内著名学者、《公共关系学》教材第一作者李洪山教授担任中心名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