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什么五行?
五行的概念,《尚书·舜典》说:“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禹曰:『益综诸仪。』帝曰:『俞!咨益,汝作司徒……。』”《国语·鲁语上》则更具体地说出了制作五行图的顺序是:先定其名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次制其宫室之位及行步之法;最后确定祭礼的次序等等内容。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不同事物形态的变化来概括事物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这种概括是通过取类比象的方式得出的结果;所以,所谓五行是指五种运动变化的状态而言,而不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客观物质实体存在来说。 五行在古人眼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的,而且它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1.五行的相生相克顺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五行中任何一行的强弱都直接影响另一行或几行的旺弱,如当某一行过强或过弱时便会产生“相克”现象,使局势失去平衡状态,所以必须用相生相克的规律来维持五行中的相对平衡状态. 3.五行之间不仅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还存在着相乘相侮的关系.
4.五行相乘:即五行中的一行对另一行的乘克太过.例如木对土有克制作用,但如果土过多,正常克制变为过度克制,此时木就对土乘克太过.
5.五行相侮:又叫反克.与五行相乘相反,是指一行对另一行的乘侮过度,即本来正常的克制关系变成了过度的制约.
6.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关系都是通过相生相克的规律而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