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五行属于什么颜色?

来诗钰来诗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五行是一个中国特有的哲学名词和术语体系,它本身是古人对世界本原的一种认识;而色相则是西方人提出的色彩概念。故本文所说“五行”仅就其原始含义而言,并不涉及阴阳五行的现代科学内涵。 那么,作为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五行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它的原始含义又是什么? 《尚书·洪范》记载,武王伐纣获胜后,与商朝遗民交谈时问他们“何谓五刑”,也就是问五种刑罚是什么(当时尚未产生刑法这一专门术语)。商遗民答道:“罪疑惟轻,刑勿疑重。其审克之,何刑之有?”意思就是说,对于犯罪的人,如果证据不足,就不能重判;而如果证据确凿,就该坚决判处。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刑就是判罪的证据充足且确凿无疑,行则证明犯罪的本质特征。

从上述引文来看,行与刑似乎是相对应的概念,行表示的特征是确凿无疑,刑表现为证据充分。所以,在缺乏司法程序和律师辩护的古代,行与刑的关系似乎可以表述为:先取证,后定罪。 不过,这种关系并不是必然的。因为行与刑不仅表示的行为主体不同——行主指犯罪,刑主指处罚,而且体现的法律原则也各有侧重——行侧重于“罪刑法定”,刑侧重于“罪错相当”。所以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二者往往是结合使用的。即或者依据罪行的大小作出刑罚量的判断,或者根据被告人的态度(如是否认罪、悔罪)决定刑罚的执行方式。但无论如何,先取证、后定罪的流程是大体存在的。否则司法人员只要随便抓一个人就可以定罪了。

古代的行与今之所谓“刑事”似乎大体对应,都是指向有罪之人的惩罚措施。但是,古之行者未必都是今之所谓的刑事犯罪,比如“不孝”可能属于行政违法,而“杀人”肯定属于刑事犯罪。同样,古之刑者也不都是今之所谓的刑事制裁,例如“流放”是一种行政处罚,而“砍头”显然是刑事制裁。可见,行与刑虽然关系密切,但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讲“五行”属哪一种颜色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为如果将行、刑各作横向展开,会发现它们各自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这些内容在本质上又是可以用一种色彩语言加以表达的。分别选取行、刑各个不同层面的典型代表事物,用它们来象征对应的五行,是完全合理的。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将行作一个简单的分层处理,最外层象征着犯罪行为,中间层象征犯罪的手段或方法,最内层代表犯罪的动机或目的,那么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分别选择最外层的罪犯、中间层的犯罪工具和最内层的犯罪动机加以惩处,并以此达到威慑犯罪的目的。

当然,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由于行与刑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所以这种简单分层的方法应该是值得商榷的。但是,这种分层的思想却是有益的。它告诉我们,每一个事物都可以做多层抽象,每一层次的含义又可以进一步抽象,从而最终得到一种色彩模式来表达相应的性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