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几个月补钙?
刚出生的宝宝从母体带了足够的铁和钙,而且新生儿的胃肠功能最弱,对钙的吸收率并不高。 所以满月内一般是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的,正常饮食即可。 如果家长担心孩子的营养,可以从4个月起给孩子添加富含钙的粉剂或滴剂,每天1/3~1/2汤匙(约30~60毫克)。 但是注意不要给孩子补充碳酸钙,它的口感不好,孩子可能不接受。 可以选择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钙剂,它们味道好,孩子容易接受。但需要注意维生素A、D不能随便补,维生素A吃多了会导致中毒,而维生素D过量则有可能导致婴儿高血钙和肾衰竭。
给宝宝补钙除了药补,还可以选择辅食中添加钙质。在宝宝食谱中,多添加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虾皮、海带、紫菜、发菜、黑木耳、黑芝麻等。另外,豆制品、坚果类、肉蛋奶类等食物也含钙丰富,应该适当控制甜食和油脂的摄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母乳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能有效地刺激宝宝的味觉,从而让宝宝更喜欢有咸味的食物,如果妈妈通过少吃盐来控制宝宝钠的摄入,可能会影响宝宝对其他富含钙食物的食欲。所以,补钙不必严格限制宝宝吃咸的东西。
新生儿缺钙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多见,特别是哺乳期间的宝宝,因此,学会判断新生儿缺钙,然后及对症采取措施很重要。下面就介绍新生儿缺钙症状及新生儿补钙方法,妈妈们看过来吧。
有人认为孩子经常夜间哭闹、多汗、烦躁就是缺钙,实际上这些表现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孩子夜间哭闹、多汗等现象是孩子早期的神经兴奋性比较高、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一种正常表现,并不是缺钙问题。只有当孩子6个月以后,还经常出现这些现象才应该注意是否为缺钙。
当宝宝出现枕秃、剃枕、漏斗头,以及"方头"的现象,并伴有发际线较低的出现时,就说明孩子可能缺钙了。另外孩子如果出现"X"形腿、"O"形腿,以及肌肉无力导致“蛙状腹”、坐姿不良、不能直立、脊柱发育不全的情况时也都是缺钙的表现。
人体中99%的钙都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因此当孩子缺钙时,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影响孩子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孩子在2岁以前是骨骼和牙齿发育的主要阶段,如果缺钙就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身高和牙齿的健康,因此,这个时期孩子缺钙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另外孩子缺钙还会影响肌肉和神经的发育,易导致肌肉无力,孩子不能很好地坐立和支撑头部;同时神经发育不好会使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智商水平低下。
因此当新生儿出现以上为缺钙的表现时就应加强孩子补钙,2岁以后孩子的骨骼发育趋于正常,所以,这个时期的缺钙对于孩子一生将不会有很大影响。
另外孩子2岁以后,可接受度更广,可选择性更多,因此2岁以上孩子缺钙时,通过食补,可达到治疗缺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