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磊乒乓球水平如何?

袁境袁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了一圈,没人说正赛,那我就说了啊(虽然我也不知道对不对) 比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循环赛,每个运动员跟其他所有对手都打一场,赢一场得三分,输一场得一分,积分为0的直接淘汰(这样设置就是为了保证每场比赛都不可能直接分出胜负) 第二阶段是淘汰赛,这个阶段就不一定了。但规则肯定是跟奥运会一样,三局两胜或者五局三胜,这个就看赛程安排了,毕竟只有两天时间,不可能安排太多比赛的。

那么问题就是,在第一天比赛结束之后,各小组前两名晋级的时候,这些晋级的选手按照什么顺序呢? 我觉得应该是按积分排队,哪个队分数高排前面,然后同分的情况下看净胜球,再同分就要比较双方的胜负关系了。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悬念了呀!积分高的总是优势很大,所以是不是要改一下呢?我觉得可以改一下,把每组的第一名直接晋级,而第二名的争夺拼一个抽签,这样就能增加一些悬念了。

不过这样的话又有一个问题了,假设A组第一跟B组第二争夺最后一个决赛名额,这时A组第二跟B组第一也同时需要决出一个半决赛名额,那这样就不是单场定胜负了么?怎么比? 这个…我怎么知道… 我只是从竞技体育的层面来讲如果真要打的话应该怎么比,至于现实怎么比我不可能知道。 难道真的让两个组第二分别和第一对决三次吗…这个也太离谱了… 这只是我的观点,也可能不太对,欢迎指正。

羊增晔羊增晔优质答主

袁磊是河北人,他和于苏洋一样也是中国第一批智能机器人领域本科生,不同的是,他学习的是机械电子,目前在硅谷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从事机器人产品的研发工作。袁磊对乒乓有种天然的爱好,他说这得益于河北有河北队、河北也有业余队,从小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很容易对这个项目感 兴趣。袁磊从6岁开始打乒乓球,曾经练过3、4年专业队后又当了4、5年业余乒乓球运动员,直到高中毕业就放弃了对这个项目的训练,“那时候就想着高考了,如果要考体育特招的话必须得上省级队,所以我当时放弃乒乓球然后正常学习了,后来就是打打业余比赛。”

袁磊目前在美国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乒乓球训练,因此水平一直没什么提高。但他一直坚持打乒乓球,“这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对身心有益”。由于工作原因,他经常需要出差,于是他就把乒乓球拍和乒乓球放在包里,到了目的地就打电话找当地的球友打球,所以他的运动水平在美国来讲还是算比较好的。

袁磊说他的水平大概相当于国内业余的二、三流水平,“就是那种比赛可能前两轮能赢,后面就没戏了,基本上水平就到这。”

袁磊觉得智能机器人打球其实很累,“第一、它是不累,所以它可以无限制地练;第二、它能打出超乎你想象的球;第三、因为是智能机器人,它可以让你从低级模式开始打,慢慢适应后再进入到中级模式、再到高级模式。像很多机器人下棋、下围棋,也是从弱的人开始下,之后再不停地往上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变成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对手,在和越来越强大的对手下棋的过程中让这个人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我觉得跟机器人打乒乓球也是一个同样的道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