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收益怎么计算?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概念,指数基金的收益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管理收益(也叫资产管理收益率),这一类收益是如何挑选仓位和股票获取的收益;另一类则是被动管理收益(也称指数跟踪收益率),是指通过购买指数的成分股并持有到期所获得的收益! 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后一种情况——被动管理收益的简单计算方法。
以沪深300指数基金为例,假定买入价格是1元/份,卖出价格是2元/份,则买入时的资产总额=1×N;买入时指数点位=3000点;卖出时指数点位=4000点;则基金总市值=2×N;指数基金份额=总市值÷卖出价格=(2N)÷2=N; 由此可以得出,投资者赚取了(4000-3000)X N的资金,而这一部分资金就是被动管理的收益 当然上述计算只是最为基本的收益计算方法,但是已经足以对指数基金收益进行估算了。当然如果采用更为复杂的估值方法,如加权平均值法、算术平均值法以及期权定价模型等,则可以更加准确的估计出指数基金的收益情况。
指数基金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指数型基金跟以指数基金的形式来运作的ETF。它们的收益算法也不尽相同。
指数型基金的收益算法,同普通开放式基金的算法差不多,是根据申购和赎回单位净值来计算,基金净值根据所跟踪指数涨跌而涨跌。比如你申购的时候净值是1.5元,赎回的时候是1.8元,那么收益就是0.3元。但不同的是,指数基金的手续费较少,是根据份额来收取固定费用的,这就很大程度摊低了操作成本,有利于收益的增长。
指数ETF的收益跟指数型基金不同,不通过申购和赎回,而是通过二级市场的交易。这就有点同股票差不多了,买入价低,卖出价高,那么就有收益。这也大大提高了基金的操作灵活性。ETF在一级市场申购和赎回时通过“一篮子股票”进行,门槛很高。而到了二级市场的时候,就跟普通股票一样进行交易了,这是ETF的突出优点。
总之,指数基金是一种被动投资的产品,通过跟踪指数来获得收益。理论上说,指数有多少的涨幅,基金就有多少涨幅。但根据指数的不同,指数基金的收益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跟踪大盘指数的基金跟中小板指数的基金的收益就有比较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