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指数型基金赚钱吗?

袁庆宇袁庆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说结论:如果执行正确的投资策略,并且能克服人性弱点,做好长期持有的心理准备,指数基金是能为企业投资人带来稳健收益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认知,股票和股票指数都是具有风险性的资产。

其次,我们知道任何资产的价格都是由其供需关系决定的。 指数基金的盈利能力取决于指数的成分股。要想让指数基金会获取稳定的回报,就必须尽量降低成分股的波动性,并通过均衡搭配的方式提升整体表现。

最后,我们讨论的指数基金实际上是基准指数。所谓“追踪”其实是指跟踪指数的表现。这里我们就引入了主动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对于主动的投资经理人们来说,他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时间点买入并卖出以获得超过基准指数的收益,也就是所谓的alpha收益(超越基准的额外收益率)。而被动型基金经理们只能被动地根据基准的变化来调整组合,他们无法做出更聪明的投资决定从而获取高于基准的收益,他们的收益只能来源于beta收益(跟随基准的固定收益率)。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推导出关于指数基金收益的结论—— 如果指数基金能够实现超越基准的超额收益,那么它必然是通过主动的管理方式实现的。这样就会引入主动风险(Active Risk)。为了保持跟踪误差(Tracking Error)为正,就需要增加其他的主动管理策略或增强策略(Enhancement Strategy)。这样就会导致成本的增加以及附加风险的暴露。除非指数基金的管理人能够持续不断地提出优于市场的选股策略,否则,这种通过主动管理获取的超额收益是不可能持久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即使管理人能够提供持续的阿尔法收益,这种收益最终也会通过基组分配给股东们。也就是说,股东们最终会分享到基金管理人努力工作的成果。不过,由于指数基金的标的为整体的市场,所以,投资者很难观察到某项具体投资的盈利情况。这就导致了管理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向投资者解释为什么他们的主动管理策略能够成功,以及这些成功的策略背后到底包含哪些重要的决策。同时,由于主动管理的策略总是存在市场冲击的风险,投资者还需要仔细考察策略在市场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以及策略的持续性。 当然,我们这里谈论的都是理性的、基于经济学原理做出的推论。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者情绪都会对市场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这会导致有效市场假说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主动管理理论也就不复成立。这时,我们就不必再纠结于指数基金的“本质”问题。因为,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被动的投资也未必不能获得成功。至少,对于中国这个新兴的市场而言,利用A股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特征,采用积极的投资策略还是能获得明显的优势。这就是价值投资和量化投资在中国的现实意义所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