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咳嗽按什么位置?

元优霞元优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理论上,五脏六腑皆有咳痰之症,但临床中并不见如此复杂。《内经》指出“肺病喘咳”、“肝咳”、“心咳”等,历代医家对此认识较为一致。明代张景岳强调“咳嗽有邪正之分”提出了“挟寒咳”、“挟热咳”;清代汪昂在《药性赋·平嗽》中指出“肺为五脏之本,开窍于鼻。……若受风寒则肺经之气不利,逆于肺胃之间,咳而出之。”至今仍被业界采用。

基于上述理论指导,笔者通过长期临床经验认为小儿咳嗽可大致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并以此为基础拟定了相应的腧穴处方和操作手法供同行参考。 外感咳嗽多由机体抵抗力下降、卫阳不固、风寒邪气入侵所致,临床表现多为咳嗽频作、咽痒、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选穴针刺并配合拔罐(大椎、风门)。

内伤咳嗽多有反复史,与脾肺肾虚密切相关,临床表现多为咳嗽反复发作、痰液清稀、面色晄白或虚浮、舌淡苔白腻、脉细弱;治宜补益肺气,健脾化痰,选穴针刺并配合按摩足三里。还可根据病情需要选取肾俞、太溪等穴位,调补肾气。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外感、里伤,只要症状表现为咳嗽,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C反应蛋白阳性,即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