焌五行属什么?

邹立扬邹立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据音韵学家的考证,中国人姓氏中的“钅”、“金”字旁的字,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来源于古代的一个“钅”字旁的姓——“鉴”字。而“鉴”字的本义是用铜做成的一种盛水的镜子。中国古代“钅”字旁的字本义几乎都和金属——特别是铜——有关。

“鉴”字原本只有一个读音,就是“jian”(第三声)。据唐人林宝的《元和姓纂》记载,在西汉时期这个“鉴”姓的一支迁徙到了蜀地,后来又为了避什么人的名讳把“鉴”字改成了“黄金”两个字,结果“黄金”两个字合起来就成了一个字,这就成了今天“钅”字旁的“鉴”字即“钅”字。这就是为什么“鉴”、“钅”这个字的本义和“黄金”两个字的读音有关。

那么,为什么在后来这个字却发展出了一个“jun”(第四声)的读音呢?这是和中国的地方方言(也就是方音)分不开的。“鉴”姓在古代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一带,这个地方的语音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特点就是不区分前后鼻韵母。也就是说,在古代“jian”、“jin”、“jien”、“jin”是同音的,都算一个音。再加上这个地方的“n”、“r”也是合流的,连“an”、“ang”也不加区分,那么古“鉴”姓在“钅”姓的始祖——“钅”姓祖上——这一支就会把祖先的姓念成“jieng”这个音。(这里用的拼音是“国际音标”,用汉字来标注就是“巾”)

后来当“钅”姓随着“鉴”姓人口的流动而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时候,外地人听到就把这个方言音“jieng”转写成为了普通话音“jien”(这里的“i”是舌面前高元音),就是“焌”。于是,这个“鉴”姓的分支——“钅”姓——在某些分支里面就逐渐地以“jien”这个音相传承。后来“钅”姓分布于江南地区如上海、浙江、四川等地区,这些地区的方言语音则会把“ji”这个音的“j”这个声母转变为“zh”、甚至“z”这个声母。所以他们在“jieng”这个音上又演变为了“zhen”(“臻”)这个音。但是由于汉语从古至今的一个规律就是姓氏绝大多数都只读一声、二声、三声,不读四声,所以“zhen”这个音在实际的语言中就只能读成“珍”,这个“钅”字也逐渐地分化出了一个表义字“珍”。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鉴”、“鑃”、“焌”、“珍”四个字是一个字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的分化的结果。如果从字义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是指的黄铜这个金属。

总结:1、“鉴”、“鑃”、“焌”、“珍”都是同一个字,是从西汉时期的一个避讳中分化出来的。

2、这四个字的原始意思都是指黄铜这个金属。

3、在现代语音中,这四个字虽然分化出了“jian”、“jun”、“zhen”这样的几个不同的音,但是在古代它们都读同一个音,只是因为后来汉语产生了大量的方音(方言)而逐渐的分化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多音字。

4、从古至今,由于汉族人的传统中有“姓氏只读一声、二声、三声”的规律,所以“鑃”字在“焌”这个音上实际是只读三声的,所以如果从“焌”这个音上讲,它不能算多音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