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五行中属什么?
五行的相生相克,其实就反映在自然界天体运行和地球人类生命活动现象里。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从微观上来说,无论是粒子还是细胞都是有一定结构的物体,而从宏观上来看,天地万物也是由不同类型的物质构成的系统。 比如天体之间相互作用就有:引力作用、电磁作用及弱相互作用等,而自然界里的化学元素根据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元素本身的性质也具有逐渐增减的变化规律;同样,人体之骨骼肌肉血液皮肤等等按照不同的生理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组织结构,而每个组织又都是由不同形态的细胞组成的……这其中的变化都离不开五种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运作。
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阐释古人关于“阴阳五行”的思想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以看作是物质的5种基本元素及其关系构成的系统。这5种基本元素称之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这5种元素的相对数量及其互动关系就是“阴阳”。 “阳”就是指5种基本元素中的任何一种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性质。以木为例单凭水来培养是不可能成林的,必须要有土壤、阳光和空气,这样水土互依,阴柔之中才有刚健,才能生长出林木。当然“木”还具有其他四种行性的特点,即它是温和的、柔软的、向上的、条达的。
“阴”就是说五行之中的任何两行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运动形式都存在着阴阳的不同。 所以,五行之中既要有相对的旺盛,又要有适度的衰弱,只有平衡才是正常的运转状态。这种平衡是最和谐的状态,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都会造成系统的失衡,这时自然界的反应就会是通过气候变化或者人体内环境的改变来“调和”这个“不平衡”。
例如,金过旺水受克会感到烦躁,这时天气会变得干燥起来;水过盛而土不生金,则会感觉到闷热,天空中的云会变得特别多,如此等等。 我们现在所说的五运六气正是基于对天文气象及中医理论的理解而形成的。它认为每年每年的气候都是不同的,因为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地轴有一个倾斜角,这样每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便是夏至,此时地球表面温度最高而且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达到全年最大值;而当冬至时太阳到达南回归线,虽然太阳辐射能量全年最小值,但是地球温度最低。中间四个节气气温高低适中。
每年的气候就是这样有高有低变化着。 这种高低变化的周期就是24节气,每一节气大约15天左右。把它与五行结合起来就是:春季(惊蛰至清明)属木,夏季(立夏至小暑)属火,长夏(立秋至白露)属土,秋季(寒露至立冬)属金,冬季(小雪至立春)属水。每年都有一个主气,一个客气,它们分别起到推动和调节作用。
总之,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智慧总结,它涉及哲学、天文地理、数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并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