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是什么生肖?
违法是蛇,因为违法的繁体字為「違法」,而「違」的意思就是「违背、犯了、犯下罪过或错误」,《漢語大字典》裡面對「違」的第一個意義解釋為「觸犯、违反」,所以「違法」的意思就指的是「犯了(某種)罪過或者錯誤」。 在古汉语裡面,「法」的意思跟現在一樣,指法律、法令;但是在初唐時代編纂的類書《藝文類聚》中,「法」的一條寫道:「法者,非天人所具,乃君正治國之儀式耳。故曰:國無不法之民。」把「法」比喻成君王治理國家的儀式,而且這儀式是人制定的,具有時空限制性,因此就有了「王法」這個成语——換句話說,在唐朝人眼裡頭,沒有什麼是天經地義的法律,一切僅僅只是「王法」而已。
那麼,誰是「王」呢?在唐朝和宋朝,皇帝自稱「天子」,臣子們向皇帝進諫的時候,如果皇帝做错了事情,大臣可以直視天子顏色,說出「陛下豈以一宮之婦,害百姓之苦命耶!」「天子亦天下之主,當與天下共憂患。今水旱積年,民窮力竭,東南方寇賊未平,此皆百姓苦命之由也。願陛下以社稷為念,減省宮闈費用,將此銀錢布帛,賑濟貧苦百姓,則災禍不生,民復寧樂矣。」(《宋史·蘇辙傳》)
在十二生肖中,我们常说某人属龙,某人属猪,实际上生肖对应的是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从生肖的本源地支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与法律相关的信息。
子,代表十二生肖中的鼠。在传统文化中,鼠象征着机警与聪慧,但也被形容为“无恶不作”的代表。子,有开始、发端的意思。在法律中,很多法律用语都有“子”字旁,如字据、合同等。此外,在法律条文中,有章节、条、款、项、目的表述,其中“子”表示最低一档次,代表最具体的规定。
丑,代表十二生肖中的牛,在中国古代是耕地的主力,为人类作出很大的贡献,有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品格,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同时,牛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倔强。在法律中,“任劳任怨、忍辱负重”与“任劳”更为接近。“任劳”指的是无条件地接受和履行责任,这与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有相通之处。
寅,代表十二生肖中的虎。虎是我国的国兽,是万兽之王,号称“森林之王”,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有镇邪作用。法律是一种规范社会关系的准则,老虎是镇守森林秩序的君王。因此,老虎是与法律联系最为紧密的生肖。法律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种公权,它需要具有像老虎一样的威严,使人不寒而栗,从而使人们心生敬畏,不敢冒险以身试法。
卯,代表十二生肖中的兔。古时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夜晚十二点左右为“三更”,即“半夜三更”。“三更”也叫“子时”,亦是卯(兔)的时间。因此,成语中有“乌飞兔走”“动如脱兔”“守株待兔”等说法。在法律中,“乌飞兔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法律规范产生、演变、消亡等也是一个法律的时间过程。“兔死狗烹”这个成语来源于韩信受封为楚王后,被刘邦召还后所言,用此典喻指人被排除官位或不再重用。“动如脱兔”是一个军事术语,即在军事上要像出动无人牵引的兔子一样迅速。在法律中,我们通常说的“以动制动”多指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运用。“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本意是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便抱有侥幸心理,专门靠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捡到兔子,最终一无所得。这个成语用在法律中,说明法律不能仅仅惩罚或威慑有前科的人,而要具有普遍约束力,对于没有犯罪的人也要具有威慑作用。
辰,代表十二生肖中的龙。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最为特殊,象征意义也是最为丰富的。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神异之物,是高贵、尊荣的象征。皇帝被赞誉为“真龙天子”,龙子、龙孙、龙颜、龙体等等说法都是形容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是公民的维权法宝,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享有者,也是至高无上的受保护者。虎符、龙泉剑是帝王的护身之物,而法律就是现代人的护身符,是维护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
巳,代表十二生肖中的蛇,其本意是“万物荣华滋生”。蛇虽然在十二生肖中形象不咋地,也没有多少褒扬的语句,但《说文》称“蛇,常屈扰,从虫,巳声。巳,中空也”。蛇中空,引申有“畅通、顺遂”的意思。法律中的“执行”也是要具有畅通无阻的特点。
午,代表十二生肖中的马。午有正直、端正,合乎“中庸”之道的意思。而“中庸”,即要防止偏差和极端,与法律要追求的价值相吻合。
未,代表十二生肖中的羊。未字的本意有“滋味”,即合乎口味。羊性情和顺、善良,有吉祥的意思。“顺也”即“顺理成章”,也即“顺承天意而行事自会合符天意”。法律具有“以正祛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作用,要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