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人讲什么生肖?
子鼠 子鼠在十二生肖中排名最后,因此有“老鼠拉车,慢吞吞”的说法,用现代语言就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 在时间观念上,子时就是凌晨1点到3点,这时月亮刚刚进入子午线,黑暗仍笼罩在大地上,连星星也躲起来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子时抱头鼠窜”。 所以“子鼠”指的是时间,它代表了十二个时辰中的第一个的时候,也是新一天的开始。 这种“最先”的意思也同样适用于第二天的第一个时辰,那就是丑时,所以说“丑牛”。
寅虎 “寅虎”则指代的是早晨3点到5点的时光,此时太阳升起,照到东方的树梢,而老虎也开始了他这一天新的征程。 这个“寅”字,也有“开始”的意思。所以,后来人们用这个词来表示“早上”的时间范围。
卯兔 月满中天,阳光普照,万物生机盎然。卯时,天刚亮,太阳慢慢开始升起,照到大地上,这就是“卯兔”。 这个“卯”也是“卯月”“卯年”的开始,并且“卯”字由两笔构成,像竖立的“|”和弯曲的“-”,象征了黎明之时太阳缓缓上升的形态。
辰龙 “辰龙”就更好理解了,这是指农历三月初一前后的一天,这一天地球运行至太阳与月球之间,即太阳位于A处,月球位于B处。此时,太阳辐射到地面上的光线被月球全部遮挡住了,地球上出现了“日蚀”现象,这就是“辰龙”。
巳蛇 如果说“辰龙”很好理解的话,那么“巳蛇”就是比较抽象了。在传说中,“巳蛇”的出现是和女娲创世神话有关的。 上古时期,世间并无草木,大地一片荒芜,只有女娲一人,她站在水边,用黄土和水照着自己创造了人类,于是大地上出现了“人”这个东西。
由于人是女娲所造,所以人与女娲一样高,而蛇则盘踞在人所站立的位置。因为人是女娲所造,所以在地支中,“巳”代表的就是“四”的意思(双手伸开,每个手指分别代表一天)。当然,这个“四”不是现在的阿拉伯数字“4”,而是古代的“四”,象形手指的数量。
午时 到了上午十一点,太阳抵达正南方向,也就是“午月”“午年”的开始。 古人把正南方称为“午方”。《周礼·考工记》载:“圜丘祀天,方丘祭地。”其中“圜丘”就是在方形底座上搭建一个圆形的高台,这种圆形的高台在古代是天子祭祀天地神灵的场所。 “圜”就是圆,“丘”是指土堆,将这两字组合在一起就是“以土为坛,中间突起,四周低平"的圆形建筑,也就是今天的“圆顶”。这种“圆顶”的象征就是天上的太阳。
未羊 一个时辰刚好两个小时,所以也叫“二时”,这个时候太阳继续南移,距离正南已经有一小段距离了。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鸟叫“鸤鸠”(shī jiū),它育幼的方法很奇特,就是把食物分给自己吃的蛋都放在胸前一个碗里,等小鸤鸠出来以后,它就把自己嘴里的食物吐出来给小鸤鸠吃。 “鸤鸠”就是“施鸠”,“施”就是“赐”,“给”的意思。“未羊”就是“下午”的意思,因为它正好处于“晡时”,也就是“哺(bǔ)”,也就是“喂食”的意思。
申猴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以地球公转轨道为依据设立的,而古代不同,他们设立的季节是按北斗星的斗柄所指的方向确定的,北斗七星的斗柄每旋转一周为一季,每旋转四圈为一年。 当斗柄指向西方时,正是万物收成、万物萧瑟的深秋季节,于是古人把这个时间定为“申月”“申年”的开始。在这个阶段,猴子会到处采集果子充饥,因为“申”谐音“身”,所以“申猴”就象征了要准备进入冬天了,我们要注意保存自己的实力了。
酉鸡 当夕阳西下,天色渐暗,鸡开始归巢过夜,我们进入了“酉月”“酉年”。 “酉”字由“酉”和“丑”两个偏旁组合而成。“丑”代表“黑夜”,所以“酉”代表“夜晚”的时间范围。又因为有“丑”这个字,所以我们看到“酉鸡”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雄鸡报晓”的画面。
戌狗 小寒和大寒,冬至和小寒。冬至后白昼最短的一天就是小寒,太阳由南至北移动的过程中,这一天白天缩短成23小时56分4秒,夜幕降临早了些。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天气寒冷,但是植物依然顽强生长。在小寒节气里,梅花已经绽放,散发着幽幽香气。 “梅香扑鼻而来”,“梅香四溢”,可见这时的梅花已经长得很大了,所以用“戌狗”来形容这个小寒的确恰到好处。
亥猪 终于到了最后一天——亥时,也就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开播。 据说这时候猪吃得最欢,“肥头大耳”就是形容这一时刻的猪最恰当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