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航改制好不好?

应植胥应植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点航空行业之外的内容,可能会引起不适,请谨慎食用 2013年我们买入了中国国航的股票(后来一直涨至8块多),同时也购买了南航、东航和中航的股票。当时中国国航的股票只有4块钱,而南方航空只有2块5,中国国航的市盈率是-7%(当然,如果按净资产算市净率为1.16),而南方航空的市盈率是-12%。

当时正赶上欧美发达国家搞QE,国内为了刺激经济也放了水,股市涨了一点,但很多人都在骂这是泡沫,尤其是民航股,因为全球民航业都处于亏损之中。而我们看了很多资料,认为国家不会让民航长期亏损,特别是三大航,毕竟那意味着数千万航空从业人员的生计。于是我们就买了很多的航空股票,在后面几年的时间里,除了分红以外,这部分资产几乎翻了一倍,到去年已经涨到6左右了。 不过去年开始,中国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央行开始多次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国内的通胀压力确实很大,很多人都议论纷纷。

当时我看了一些报道和资料,认为国内的经济还没有到严重失控的地步,再加上之前长期通胀隐忧,所以选择了继续持有。果然,今年的行情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物价涨幅逐渐下降,甚至回到了通缩的水平,而股市却屡创历史新高。虽然如此,由于受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我国的CPI数据仍在高位运行,为了抑制通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继续发力的可能。

说到这里,可能就要谈到这次国航改革的真正目的了,我觉得可能不仅是盈利,还希望以此推动航空行业的重组和整合,形成几家大型的航空公司,减少恶性竞争,提高行业集中度,从而带动整个行业效益的提升。其实,这几年我国民航业的增长速度很快,但主要利润却被境外投资者拿走了,2011年中国民航业亏损了149亿,居然全部被海外投资者赚走,光新加坡淡马锡就赚了146亿!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前几年中国民航连年巨亏的时候没有人出来干预?我想可能是这几年的亏损是被动的,是国家愿意付出的代价,通过金融工具(如外汇储备)换回了国外的投资和信心。

现在,或许应该换回来了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