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企业独立董事制度?
1、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目前我国《公司法》中只对独立董事任职资格作了原则性规定,实践中各地对于独立董事的条件掌握不一。应进一步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包括年龄、学历、资历、专业背景等方面的要求。
2、完善独立董事的提名程序。目前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律都对独立董事的提名主体进行了规定,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则第10A-3条规定,公开交易的上市公司必须设立一个或多个董事会监督委员会(Audit Committee)来提名和确认独立董事。印度《1956年公司法》则规定,公司的独立董事应由股东大会投票产生;而我国现有立法只是笼统地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外部董事(即独立董事)制度”,具体谁来提名独立董事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有必要进一步明晰独立董事提名的主体,明确不同情形下各相关当事人的职责和义务。
3、强化独立董事的履职保障。目前,各国(地区)在加强独立董事规范运作方面都通过立法赋予了独立董事一定的权限,并对其权力行使的范围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独立董事是否真正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取决于是否能为独立董事的有效履职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撑。还应从独立董事的利益保障、知情权履行、独立性保持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1、完善独立董事的选任制度,强化独立董事的人力资源管理
选聘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独立董事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保证。企业要从正规、有效的渠道聘选熟悉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和社会经济法律知识,具备财务、金融、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家,作为独立董事的人选,经企业董事会审查确认后聘请。企业独立董事除在企业参与决策外,主要在其本职岗位上发挥作用,在时间上应予以保证,确保独立董事在精力和时间上能够满足在本职岗位和在企业履行职责的需要。
2、强化独立董事的决策权,扩大并落实独立董事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参与程度
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变革,关键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独立董事有权参与对改革、改造和改制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在董事会形成决议之前充分发表意见,特别是对企业重大技术改造、市场开拓、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本运营中涉及的产权转让、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兼并收购、投融资等重大的生产和经营问题进行审议,参与制定改革方案等,以进一步加强企业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防止和纠正决策失误,推动企业深化改革,不断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完善独立董事的监督机制,强化独立董事对企业高管人员及业务部门管理行为的规范和监督
企业独立董事有权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有权对业务部门及企业高管人员的渎职、违规、违纪行为进行质询和纠正、制止,对企业干部管理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执行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职工收入分配情况、重大技术改造和市场开拓、资本运营中涉及的重大生产和经营问题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经常性监督,强化独立董事的民主监督作用,有效防止和纠正业务部门及企业高管人员滥用权力和不规范行为,堵塞管理漏洞,纠正违规违纪事件,避免经济损失,促进提高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独立董事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独立董事的管理及薪酬、福利等制度
企业要根据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对企业独立董事的履职行为进行评估,激励独立董事做好本职工作和在企业认真履行职责,调动独立董事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独立董事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