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五行属性什么意思?

许晓东许晓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非常简单的说,五行的属性只是人为的归纳总结,是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得出来的结论!但是,这里面其实有个悖论存在——即先有五行还是先有自然现象呢?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绕,打个比方可能就比较清楚了:比如有人观测了一千只老鼠,发现这一千只老鼠都有头、有四肢、有尾巴等等。因此他总结出“所有老鼠都具有头、四肢和尾巴”这句话。但是,究竟是先有的老鼠再分类出的“具有头等属性的老鼠”呢?还是先有的“具有这样的属性才称为老鼠”的概念呢?这是很难说的清的。

回到你的问题上来,因为五行属性就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分析总结出来的,比如说木生火,古人看到的是春季树木发芽生长,而夏季炎热,草木茂盛,因此得出这个规律。至于春天之前和夏天之后有没有树木生长,是不是冬天里树木会掉光树叶,都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所以五行其实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来源于生活的经验。 既然五行是哲学范畴,那么就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天人感应”(这里不讨论“天人感应”是不是正确的自然观,只是就事论事的讨论“天”和“人”的关系),简而言之,即人的行为会影响自然的变化。比如说,如果人们砍伐过多的树木,那么据说是会导致天气变冷,也就是所谓的“伤木”。

当然,这种“伤木”和现在所说的保护环境,植树造林是完全相反的意思。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想说明一点,古人观察自然,总结自然规律,得出五行这种抽象概念,这个过程是和“天人感应”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古人来说,“天”即自然,“人”即自己。所谓的“天人合一”其实就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你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自然,同时也改变了自我。 而现代人学习五行,仅仅是为了了解自己,或者用于算命卜卦等迷信活动,这种思维已经很脱离了原始的五行观念了。所以,你说你学五行花了三年,但却觉得没有用,很有可能是你学的还不够深入,或者说对五行起源和发展一无所知,仅凭现代人的一厢情愿去理解古人的思想,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官美涵官美涵优质答主

五行,术数家尊称它为“五行”,又称“五材”,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生成的,而五者之间在不断地相生(合作)和相克(制约)中维持着平衡关系。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同时又存在着开、合、放、收运动规律。

人的名字其实与人的命运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而名字与所属的五行属性相关联,进而与周边环境即大运的五行属性发生相生相克的反应,最终对命运产生着或轻或重,或小或大,或表或里,或隐或现的影响。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名字五行用事过于单一,缺少木、火、土、金中任何一行时,就应该在后面的用字中对其进行补足。

五行为木。木,从“表示树木”的从象形“屮”。甲骨文字形“屮”,像两屮草木初生形。隶变后楷书写作“屮”,以“木”为意符,以“目”为声符,写作“木”。木气者,条达也,肝胆、阑肠、胸毛及筋、爪、甲咸赖乎木气以发生。故木气不足,则胆小体弱,性情怠惰不能自立,其人大抵瘦懦无依。

五行为火。火,会意字,四点底,像四点连珠之火,上加一形,像火焰之形,合起来为大火焰之形,是“火花”的本字。火气者,炎上也。胃肠之阳热是也。心与胃咸赖乎火气以发生,故君火不足则手足清冷。

五行为土。土,象形字,像地亩纵横之形,本字。土性敦厚,含甘苦辛咸酸。脾胃禀土质,纳五味为气血,化生肺肾心肝。木本赖土之生,故脾胃不足及大便不固则四体不健,其人大抵浮肿无度。

金,象形字,从金属之本字。其古文字形,下部像自上倾泻而下,呈丝缕垂坠之形,上端像金属之尖锐,合起来像金属从矿石中开采而下,锐利有钩刺之形。土能生金,脾肺之质咸得于土,亦受火之克,故土旺而肺热者喜食冷饮,易患咳疾而大便不通,其人大多白胖无常。

五行为水。水,从冰,从水。古文字“水”,上面是横木,木下有流动的水纹,水流其上,是为“冰”字。“水”本字。木遇水则易腐,故大肠过冷则易腹泄,周身畏寒,其人大抵多患感冒。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