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为什么不迁出北京?
因为北京这座城市承载了太多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如果把中国的政治中心搬到别处,那么就意味着中华文明将移居到别处。这势必会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决定的。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大代表们来自各个阶层,代表的是全国人民的利益,那么作为最高代表的首都北京当然要尽可能的代表全国人民的想法和意见,如果代表少数人的利益,势必会遭到其他代表们的质疑。 所以从历史和文化角度讲,北京的地理位置是天然的,难以移动的,也是最为合适的。 从经济角度来讲,北京的人口虽多,但人均GDP却低于大部分省会城市,甚至远低于一些沿海城市,说明北京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落后,导致其财政收入远低于那些发展水平的沿海城市,假如把它们的税收用于首都的建设和发展恐怕还有富余呢! 所以从经济方面讲没有压力,不用担忧。 北京的气候环境也在恶化,每年沙尘暴都是从北方刮过来的,而且北京的水资源也很匮乏,缺水问题已经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也需要外地的支持与帮助。 在我看来,北京最好的外迁地点就是天津和河北北部。
首先从历史文化来讲,天津与北京一脉相承,自近代以来很多京津的名人大家辈出,很多文学巨匠都在这里定居过(或祖籍),如李叔同、张恨水等;同时由于天津开埠较早,且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影响较多,使得这里比较“西化”,思想也比较开放,这可能也会成为未来首都建设的特点之一吧。
至于河北省北部地区,一是距离北京不算远,大概100公里左右,开车的话也就一个多小时,将来可以加强两地交通规划;二是这里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具备建设大城市的自然条件;三是这里文化上与北京渊源深厚,清王朝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并且有很多皇家园林建筑遗址都可以找到;四是这里的交通相对比较闭塞,工业基础又比较薄弱,环境保护也做得比较好,可以说是京郊最干净的地方。
最后,希望北京能早日搬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事实上从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有关于北京,以及香港、上海、广州、天津等超大城市要不要进行行政中心外迁,甚至是整体迁移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过。比如有人就认为北京承载的人口规模过大,应该效仿国外的华盛顿、东京,甚至是曾经我国的重庆,干脆将北京市的行政中心外迁,以此来控制北京城区的人口规模。
甚至有些人还提出过更为夸张的观点,认为北京作为古代封建王朝的旧都,风水上并不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应该效仿重庆内迁成都一样,将北京整体迁移。虽然从目前来看,关于将北京市行政中心,甚至是整个北京迁往郊区,以及迁往别处的说法都还只停留在讨论的层面,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些想法,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尤其是效仿天津,将北京市政府迁往通州,更是被当成是北京市解决大城市病的一剂良药。
事实上从2004年北京市提出将通州区确立为市行政副中心开始,到2017年北京市政府机关正式整体搬迁到通州区,再到今年北京市确定重点加强通州区的建设,通州区已经成了北京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很多网友在知道通州区的发展规划后,尤其是得知北京市政府要完全迁到通州区后,认为北京市政府整体迁到通州区,就是我国首都有序外迁的第一步,未来北京的其他区,乃至整座大北京都要面临迁往周边地区,甚至是迁往河北等省。
而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北京不仅仅只是不会再继续扩张了。甚至北京的老城区还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一座空城。如果北京老城区成为空城的说法还难以理解,那么假设北京市都效仿重庆市内迁成都这样的省会城市外迁,应该就能明白北京市外迁的大概意思了。不过就现在看来北京会外迁的说法基本上都是无稽之谈,理由也很简单,按照我国的规划要求,北京作为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兼备的国际化大都市,不是要小规模发展,而是要扩大规模。
因此在规划中明确要为北京的城市发展增加人口控制规模,由原来的2300万增加至3000万。而且北京作为千年古都,不仅承载着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留下的大量历史遗迹与文明,更是我国当代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像北京这样多中心,同时拥有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城市,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凤毛麟角的。因此如此特殊的城市,是很难按照通常模式来进行发展的。换言之北京不能按照通常城市迁都的模式来进行迁移。
事实上北京市政府内迁通州区,也不过是为了解决北京人口压力过大与交通不便等问题所做出的改变。通州区不过是北京市的副城,并不能与重庆搬迁到成都这样的行为相提并论。因此网友认为通州迁入北京市政府是北京外迁的开始,在未来北京都会外迁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