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2018年是无春年吗?

颜殿钰颜殿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无春不是指没有立春,而是指没有春分。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春天开始到来,万物生发,而春分则是立春节气之后的第四个节气,一般是在公历的3月20日或21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度,昼夜长度平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惊蛰过后,草木苏醒,春的气息弥漫在天地之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水之后,东风解冻,绵绵细雨带来春天的消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惊蛰之际,和风送暖,万物复苏。

我国古代将立春、春分分为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指的是立春节气时,虽然冰雪尚未消融,但是东风已经送来温暖,冰冻河面的位置也开始上升;等到春分节气时,冰层进一步融化,水底沉睡的虫子感受到春暖,开始苏醒;等到了清明节气时,天气更加转暖,虽然水面上还有浮冰,但是小鱼已经开始游动,并且随着阳光的照射,冰层迅速融化,水底世界逐渐热闹起来。 这几项古谚所描述的内容其实正符合现代气象科学的温标、湿度等概念——立春节气时,气温达到0℃以上且相对稳定,能够持续白天和黑夜;到了春分时节,温度则高达0℃以上,并且持续5天;等到清明节气时,温度升高至10℃左右甚至更多。

那么无春呢?其实说的就是农历中既没有立春也没有春分的年份。按照现在的农历推算方法,每个月的初一叫做朔,十六叫做望,十五的月亮叫做满(农历初三)。如果一个月中有两次朔或者两次望,那么就形成“重朔”或者“重望”,而在农历月份中出现“重朔”或者“重望”的平均频率约为每两个月一次。 如果农历月份中没有朔也没有望,即出现“空朔”“空望”的情况,就是人们常说的“无春”。“无春”在农历中是很正常的现象,每年都有可能发生。但“无春”并非表示春季未到,只是说明这个农历月里没有“立春”或者“春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